简支转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2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4 工程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工程概况 | 第13-14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体系转换过程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方案 | 第15-23页 |
2.1 体系转换的力学特点 | 第15页 |
2.2 内力重分布 | 第15-18页 |
2.2.1 概述 | 第15页 |
2.2.2 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15-17页 |
2.2.3 二期预应力引起的内力及内力重分布 | 第17-18页 |
2.3 简支转连续梁桥挠度计算 | 第18-21页 |
2.3.1 预应力混凝土梁初始弹性变形的计算 | 第19-21页 |
2.3.2 预应力连续结构挠度的计算 | 第21页 |
2.3.3 预制梁反拱度的控制 | 第21页 |
2.4 试验研究方案 | 第21-23页 |
2.4.1 应力测试 | 第21-22页 |
2.4.2 变形测试 | 第22-23页 |
3 体系转换仿真模拟及常见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51页 |
3.1 概述 | 第23页 |
3.2 体系转换过程的应力及挠度变化分析 | 第23-37页 |
3.2.1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一般施工工序 | 第23-24页 |
3.2.2 简支阶段单梁受力分析 | 第24-26页 |
3.2.3 负弯矩预应力施工仿真分析 | 第26-33页 |
3.2.4 临时支座拆除仿真分析 | 第33-37页 |
3.3 简支转连续梁桥常见病害及病害分析 | 第37-43页 |
3.3.1 简支转连续梁桥常见病害 | 第37-39页 |
3.3.2 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机理分析 | 第39-43页 |
3.4 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影响因素研究 | 第43-51页 |
3.4.1 预制梁养护和静龄期的影响 | 第43-46页 |
3.4.2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第46-49页 |
3.4.3 温度效应的影响 | 第49-51页 |
4 简支转连续主要病害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1-66页 |
4.1 概述 | 第51页 |
4.2 横向联系病害对结构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1-57页 |
4.2.1 横向连接破坏对荷载横向分布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2 横向连接对桥梁横向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4.3 支座脱空对桥梁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7-62页 |
4.3.1 支座脱空模拟方法及工况 | 第57页 |
4.3.2 支座失效对支反力的影响研究 | 第57-60页 |
4.3.3 支座失效对横向连接的影响研究 | 第60-61页 |
4.3.4 支座失效对主梁影响的研究 | 第61-62页 |
4.4 桥面横向裂缝对结构性能影响 | 第62-66页 |
4.4.1 碳化作用 | 第63页 |
4.4.2 对钢筋的腐蚀 | 第63-64页 |
4.4.3 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计算 | 第64-66页 |
5 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预防技术研究 | 第66-79页 |
5.1 体系转换合理施工顺序的研究 | 第66-74页 |
5.1.1 湿接头浇筑和负弯矩束张拉 | 第66-73页 |
5.1.2 临时支撑拆除 | 第73-74页 |
5.2 支座病害的预防技术 | 第74-75页 |
5.3 横向连接病害预防措施 | 第75-76页 |
5.4 墩顶及跨中桥面裂缝预防技术 | 第76-79页 |
5.4.1 墩顶桥面裂缝的预防 | 第76-77页 |
5.4.2 跨中桥面裂缝的预防 | 第77-7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