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关于产品缓冲包装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1522红外镜头简介和缓冲包装动力学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1522红外镜头简介 | 第20-21页 |
2.1.1 1522外镜头的参数 | 第20-21页 |
2.1.2 1522红外镜头结构组成 | 第21页 |
2.2 包装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包装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第21-22页 |
2.2.2 冲击的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3 红外镜头包装件跌落冲击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3 式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1522红外镜头缓冲包装设计及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26-54页 |
3.1 1522红外镜头缓冲包装设计 | 第26-28页 |
3.1.1 缓冲包装的六步法设计 | 第26页 |
3.1.2 缓冲材料的选择 | 第26-27页 |
3.1.3 缓冲包装结构的选择 | 第27-28页 |
3.2 1522红外镜头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前处理 | 第28-34页 |
3.2.1 HYPERMESH与LS DYNA简介 | 第28-29页 |
3.2.2 包装件CAD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3.2.3 包装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4 刚性地面的建立 | 第30-31页 |
3.2.5 有限元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31页 |
3.2.6 边界条件和控制卡片的设定 | 第31-34页 |
3.3 1522红外镜头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34-53页 |
3.3.1 全面缓冲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36-42页 |
3.3.1.1 侧面跌落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3.3.1.2 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38-40页 |
3.3.1.3 第二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40-42页 |
3.3.2 局部缓冲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42-48页 |
3.3.2.1 侧面跌落仿真分析 | 第42-44页 |
3.3.2.2 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44-47页 |
3.3.2.3 第二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47-48页 |
3.3.3 带脚垫的局部缓冲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3.3.3.1 侧面跌落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3.3.3.2 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49-50页 |
3.3.3.3 第二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50-51页 |
3.3.4 1522红外镜头包装件跌落仿真动态响应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带脚垫局部缓冲包装结构的改进 | 第54-68页 |
4.1 初次改进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54-60页 |
4.1.1 初次改进包装件侧面跌落仿真 | 第55-57页 |
4.1.2 初次改进包装件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57-59页 |
4.1.3 初次改进包装件第二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59-60页 |
4.2 二次改进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60-66页 |
4.2.1 二次改进包装件侧面跌落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4.2.2 二次改进包装件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4.2.3 二次改进包装件第二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64-66页 |
4.3 改进后包装件跌落仿真动态响应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缓冲包装形状优化设计 | 第68-82页 |
5.1 Hyperstudy简介 | 第68页 |
5.2 优化方法 | 第68-71页 |
5.3 二次改进后1522外镜头缓冲包装形状优化设计 | 第71-76页 |
5.3.1 目标函数 | 第71页 |
5.3.2 设计变量 | 第71-74页 |
5.3.3 约束条件 | 第74页 |
5.3.4 优化结果 | 第74-76页 |
5.4 优化后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76-79页 |
5.4.1 侧面跌落仿真分析 | 第76-78页 |
5.4.2 第一透镜朝下跌落仿真分析 | 第78-7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 第90-92页 |
附录B 三次改进1522红外镜头包装件跌落仿真分析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