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理论 | 第14-24页 |
| 2.1 输电线路行波过程分析 | 第14-19页 |
| 2.1.1 输电线路行波的产生 | 第14-15页 |
| 2.1.2 无损单根线路波动方程求解 | 第15-17页 |
| 2.1.3 无损多导线波动方程求解及解耦 | 第17-19页 |
| 2.2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方法 | 第19-23页 |
| 2.2.1 行波信号的获取 | 第19-20页 |
| 2.2.2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2.2.3 行波波头标定 | 第22-2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分析 | 第24-56页 |
| 3.1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行波分析 | 第24-44页 |
| 3.1.1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的解耦分析 | 第24-29页 |
| 3.1.2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行波传播过程 | 第29-34页 |
| 3.1.3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行波解析 | 第34-40页 |
| 3.1.4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模量在故障点的传播特性 | 第40-44页 |
| 3.2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雷击电磁暂态分析 | 第44-54页 |
| 3.2.1 雷电直击线路电磁暂态仿真分析 | 第44-48页 |
| 3.2.2 雷击故障与普通短路故障的识别 | 第48-50页 |
| 3.2.3 雷击故障与雷击干扰的识别 | 第50-53页 |
| 3.2.4 雷电绕击故障与反击故障的识别 | 第53-5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4章 同塔双回直流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 第56-72页 |
| 4.1 不依赖线路全长的双端故障测距方法 | 第56-64页 |
| 4.1.1 测距算法原理 | 第56-59页 |
| 4.1.2 仿真分析与算法验证 | 第59-64页 |
| 4.2 基于双端电压电流的时域法故障测距 | 第64-67页 |
| 4.2.1 测距算法原理 | 第64-65页 |
| 4.2.2 仿真分析与算法验证 | 第65-67页 |
| 4.3 雷击故障行波测距方法 | 第67-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