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论文组织结构与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附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差分与线性路线的自动化搜索算法简介 | 第20-26页 |
§2.1 差分分析与线性分析 | 第20-22页 |
§2.2 差分特征的MILP模型 | 第22-23页 |
§2.3 线性逼近的MILP模型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基于MILP针对ARX加密算法差分特征的自动化搜索技术 | 第26-32页 |
§3.1 模加操作的异或差分特征 | 第26-27页 |
§3.2 模加操作差分特征的MILP模型 | 第27-29页 |
§3.3 ARX加密算法差分特征的MILP模型 | 第29-30页 |
§3.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MILP针对ARX加密算法线性逼近的自动化搜索技术 | 第32-38页 |
§4.1 模加操作的线性逼近 | 第32-35页 |
§4.2 模加操作线性逼近的MILP模型 | 第35-36页 |
§4.3 ARX加密算法线性逼近的MILP模型 | 第36-37页 |
§4.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对Speck算法的攻击 | 第38-54页 |
§5.1 Speck算法描述与安全性分析 | 第38-40页 |
§5.1.1 Speck算法描述 | 第38页 |
§5.1.2 Speck安全性分析 | 第38-40页 |
§5.2 Speck加密算法的差分特征与线性逼近 | 第40-45页 |
§5.2.1 构建MILP模型 | 第40-42页 |
§5.2.2 启发式拼接技术 | 第42-43页 |
§5.2.3 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5.3 Speck算法的密钥恢复攻击 | 第45页 |
§5.4 小结 | 第45-46页 |
附表 | 第46-54页 |
第六章 有关模减差分的SMT模型的讨论 | 第54-58页 |
第七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