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防犯照明的要素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防犯照明的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2.1 国外防犯照明的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2.2 国内防犯照明的研究动态 | 第10页 |
1.3 论文组成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居民区光环境防犯性调查研究与分析 | 第13-28页 |
2.1 调查内容 | 第13-14页 |
2.2 调查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2.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27页 |
2.3.1 信度分析 | 第15-16页 |
2.3.2 居民区光环境整体情况 | 第16-17页 |
2.3.3 居民区各个区域的安全情况 | 第17-19页 |
2.3.4 居民区内环境的防犯性 | 第19-22页 |
2.3.5 居民区内照明因素的防犯性 | 第22-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居民区防犯照明的要素分析 | 第28-44页 |
3.1 防犯照明的要素描述 | 第28-29页 |
3.2 防犯照明的要素初步筛选 | 第29-35页 |
3.2.1 停车区的防犯照明要素初步筛选 | 第29-31页 |
3.2.2 林荫步道的防犯照明要素初步筛选 | 第31-33页 |
3.2.3 宅前路的防犯照明要素初步筛选 | 第33-35页 |
3.3 基于熵权法的防犯要素的权重确定 | 第35-36页 |
3.3.1 熵权法介绍 | 第35页 |
3.3.2 用熵权法对防犯照明的要素赋权 | 第35-36页 |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防犯要素的权重确定 | 第36-39页 |
3.4.1 层次分析法 | 第36-37页 |
3.4.2 用层次分析法对防犯照明的要素赋权 | 第37-39页 |
3.5 防犯照明要素及其影响 | 第39-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LED光环境防犯量化指标研究 | 第44-60页 |
4.1 LED实验防犯光环境的构建 | 第44-47页 |
4.2 LED防犯光环境实验方案 | 第47-48页 |
4.2.1 实验对象 | 第47页 |
4.2.2 实验时间 | 第47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47页 |
4.2.4 实验主观测试问卷 | 第47-48页 |
4.3 LED光环境实验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4.4 LED光环境防犯性分析 | 第49-56页 |
4.4.1 人脸清晰度与垂直面照度的关系 | 第49-52页 |
4.4.2 面目偏差程度与垂直面照度的关系 | 第52-55页 |
4.4.3 安全感与垂直面照度的关系 | 第55-56页 |
4.5 LED光环境防犯性指标量化结果 | 第56-57页 |
4.6 对居民区照明标准的建议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居民区防犯光环境设计 | 第60-72页 |
5.1 停车区光环境设计方案 | 第60-64页 |
5.1.1 停车区环境分析 | 第60-61页 |
5.1.2 停车区灯具选型 | 第61-62页 |
5.1.3 停车区模拟分析 | 第62-63页 |
5.1.4 停车区设计效果 | 第63-64页 |
5.2 林荫步道光环境设计方案 | 第64-67页 |
5.2.1 林荫步道环境分析 | 第64-65页 |
5.2.2 林荫步道灯具选型 | 第65-66页 |
5.2.3 林荫步道模拟分析 | 第66-67页 |
5.2.4 林荫步道设计效果 | 第67页 |
5.3 宅前路光环境设计方案 | 第67-71页 |
5.3.1 宅前路环境分析 | 第67-68页 |
5.3.2 宅前路灯具选型 | 第68-69页 |
5.3.3 宅前路模拟分析 | 第69-70页 |
5.3.4 宅前路设计效果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