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断言式新闻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媒介素养研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断言式新闻 | 第17-29页 |
2.1 断言式新闻的概念 | 第17-24页 |
2.1.1 断言式新闻的定义及特点 | 第17-19页 |
2.1.2 两类典型的断言式新闻 | 第19-24页 |
2.2 断言式新闻的成因分析 | 第24-26页 |
2.2.1 媒体竞争的加剧迫使新闻从业者采写断言式新闻 | 第24-25页 |
2.2.2 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断言式新闻的传播 | 第25页 |
2.2.3 受众(用户)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为断言式新闻提供了土壤 | 第25-26页 |
2.2.4 版面(节目时长)的增加是断言式新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 第26页 |
2.3 断言式新闻的不良影响 | 第26-29页 |
2.3.1 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理念面临严峻挑战 | 第26-27页 |
2.3.2 受众的现实判断与行为遭受影响 | 第27-28页 |
2.3.3 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 第28-29页 |
3 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与断言式新闻 | 第29-39页 |
3.1 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的内涵 | 第29-30页 |
3.2 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的现状 | 第30-35页 |
3.2.1 较少接受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30-31页 |
3.2.2 专业认知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差 | 第31-33页 |
3.2.3 职业道德观念还远未落到实处 | 第33-34页 |
3.2.4 过度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媒体责任 | 第34-35页 |
3.3 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 | 第35-39页 |
3.3.1 职业道德——拒绝断言式新闻的内心趋动 | 第35-36页 |
3.3.2 专业认知——杜绝断言式新闻的关键一环 | 第36-37页 |
3.3.3 公众权益观——减少断言式新闻的有力武器 | 第37-39页 |
4 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与断言式新闻 | 第39-47页 |
4.1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的内涵 | 第39页 |
4.2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的现状 | 第39-44页 |
4.2.1 对媒介的使用行为更加积极 | 第40页 |
4.2.2 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乏 | 第40-41页 |
4.2.3 注重信息的轰动性与新奇性 | 第41-42页 |
4.2.4 对信息缺乏判断,人云亦云 | 第42-43页 |
4.2.5 缺乏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 | 第43-44页 |
4.3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1 信息消费的理性程度决定断言式新闻的生产动力 | 第44-45页 |
4.3.2 新闻要素的核查能力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辐射范围 | 第45页 |
4.3.3 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影响断言式新闻的发展走向 | 第45-46页 |
4.3.4 "新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决定断言式新闻的发展空间 | 第46-47页 |
5 媒介素养视阈下断言式新闻向确证式新闻回归 | 第47-53页 |
5.1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 第47-50页 |
5.1.1 新闻从业者个体的角度 | 第47-49页 |
5.1.2 新闻行业及社会的角度 | 第49-50页 |
5.2 提高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 | 第50-53页 |
5.2.1 受众(用户)作为新闻的接收者 | 第50-51页 |
5.2.2 受众(用户)作为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