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港产”“港城”“产城”的互动关系国内外研究第14-17页
        1.2.2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第17-19页
        1.2.3 文献评述第19页
    1.3 本文研究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9-21页
    1.4 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第21-22页
2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第22-35页
    2.1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第22-23页
        2.1.1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内涵第22页
        2.1.2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特征第22-23页
        2.1.3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第23页
    2.2 “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理论脉络第23-29页
        2.2.1 区域经济理论第23-25页
        2.2.2 产业经济理论第25-27页
        2.2.3 系统理论第27-28页
        2.2.4 耦合理论第28-29页
    2.3 “港产城”协调发展内部结构作用机理第29-35页
        2.3.1 港口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第30-32页
        2.3.2 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第32-33页
        2.3.3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理第33-35页
3 烟台市“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第35-55页
    3.1 烟台市港口、产业、城市发展现状第35-37页
    3.2 测度指标的确定与数据处理第37-40页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7-38页
        3.2.2 熵权的确定第38-40页
    3.3 模型选择第40-46页
        3.3.1 综合发展模型第40-41页
        3.3.2 系统耦合演化模型第41-43页
        3.3.3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43-45页
        3.3.4 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第45-46页
    3.4 烟台市“港产城”的耦合协调水平测度第46-52页
        3.4.1 烟台市“港产城”综合发展度水平第46-47页
        3.4.2 烟台市“港产城”子系统间耦合演化趋势第47-51页
        3.4.3 烟台市“港产城”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第51-52页
        3.4.4 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第52页
    3.5 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与其他港口城市的比较第52-55页
4 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探析第55-62页
    4.1 协调原因分析第55-59页
        4.1.1 港口资源的整合第55-56页
        4.1.2 产业集群的集聚度以及与港口的关联度较强第56-58页
        4.1.3 城市用地协调第58-59页
    4.2 与其他发达沿海港口城市相比存在的差距第59-62页
5 烟台市“港产城”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第62-68页
    5.1 进一步提高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第62-65页
        5.1.1 增强港口建设水平第62-63页
        5.1.2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第63-64页
        5.1.3 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第64-65页
    5.2 优化“港产城”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第65-66页
    5.3 增强“港产城”协调发展的外部保障第66-67页
    5.4 加强港口城市与腹地区域、毗邻港口城市的联系第67-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68-69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为例
下一篇:浙江民营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模式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