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导论 | 第11-29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学术研究述评 | 第12-27页 |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一章 公共外交的学理和绩效测评研究 | 第29-52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学理研究 | 第29-40页 |
一、概念及其演变 | 第29-3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三、与其它外交形式的对比 | 第36-40页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绩效测评 | 第40-52页 |
一、绩效测评的内涵 | 第40-42页 |
二、绩效测评的主要方法 | 第42-48页 |
三、绩效测评面临的挑战 | 第48-50页 |
四、绩效测评的重要意义 | 第50-52页 |
第二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初期发展(1917-1945) | 第52-69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生发环境 | 第52-55页 |
一、国内环境 | 第52-53页 |
二、国际环境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管理机构的雏形 | 第55-59页 |
一、公共信息委员会(克里尔委员会) | 第55-57页 |
二、文化关系处和美洲国家事务协调局 | 第57-58页 |
三、战时新闻处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公共外交的法律基础 | 第59-61页 |
一、《谍报法案》 | 第59-60页 |
二、《煽动法案》 | 第60-61页 |
第四节 初期阶段公共外交的成效和特点 | 第61-69页 |
一、初期阶段的成效 | 第61-67页 |
二、初期阶段的特点 | 第67-69页 |
第三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深入发展(1945-1991) | 第69-121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深入发展的成因 | 第69-92页 |
一、美苏对抗的国际环境及公共外交政策的变化 | 第69-77页 |
二、管理机构的调整和创建 | 第77-84页 |
三、公共外交司法体系的建立 | 第84-92页 |
第二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项目 | 第92-101页 |
一、1945至1953年期间的项目 | 第92-95页 |
二、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的项目 | 第95-98页 |
三、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项目 | 第98-99页 |
四、80年代中期至91年底的项目 | 第99-101页 |
第三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绩效状况 | 第101-113页 |
一、杜鲁门——约翰逊时期的绩效状况 | 第102-110页 |
二、尼克松——卡特时期的绩效状况 | 第110-112页 |
三、里根——布什时期的绩效状况 | 第112-113页 |
第四节 深入发展时期的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 | 第113-121页 |
个案分析——美国和平队(Peace Corps) | 第116-121页 |
第四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边缘化(1991—2001) | 第121-139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边缘化的原因解析 | 第121-125页 |
一、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经济低迷的国内环境 | 第121-122页 |
二、政府拨款减少、公共外交人员缺乏 | 第122页 |
三、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相关立法 | 第122-124页 |
四、美国新闻署的式微 | 第124-125页 |
第二节 边缘化时期的项目 | 第125-130页 |
一、老布什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126-127页 |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127-130页 |
第三节 边缘化时期的绩效状况 | 第130-133页 |
一、布什政府时期的绩效状况分析 | 第130-131页 |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绩效状况分析 | 第131-133页 |
第四节 边缘化时期的公共外交的得失成败 | 第133-139页 |
个案分析——富布赖特中国项目(Fulbright Program in China) | 第134-139页 |
第五章 美国公共外交的再次强化(2001.9 至 2011) | 第139-161页 |
第一节 公共外交再次强化的背景 | 第139-146页 |
一、“全民网络外交”策略转变 | 第139-141页 |
二、公共外交的相关立法 | 第141-143页 |
三、管理机构的增强 | 第143-145页 |
四、巨额的政府资助 | 第145-146页 |
第二节 再次强化阶段的公共外交项目 | 第146-151页 |
一、小布什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146-149页 |
二、奥巴马政府时期的项目 | 第149-151页 |
第三节 再次强化阶段的公共外交的绩效状况 | 第151-155页 |
一、小布什政府的绩效状况 | 第151-153页 |
二、奥巴马第一任期的绩效状况 | 第153-155页 |
第四节 再次强化时期的公共外交的显著特点 | 第155-161页 |
个案分析——2009年6月奥巴马访问埃及事件 | 第158-161页 |
结语 | 第161-171页 |
一、1945‐2011年间美国公共外交发展的总体特点 | 第161-165页 |
二、公共外交本身的缺陷与不足 | 第165-166页 |
三、有效实施公共外交的反思和启示 | 第166-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87-189页 |
致谢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