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抑制番茄青枯病菌的机制及防病作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表第9-13页
1 前言第13-31页
    1.1 番茄青枯病的病原及其防治状况第13-18页
        1.1.1 番茄青枯病的病原第13-14页
        1.1.2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方法第14-18页
    1.2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现状第18-29页
        1.2.1 抑菌植物种类第19-26页
        1.2.2 抑菌物质的抑菌机制第26-28页
        1.2.3 目前已投入市场植物源农药的种类第28-29页
    1.3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研究现状第29-30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0-31页
2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的细胞壁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第31-4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2.1.1 材料第32页
        2.1.2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32-33页
        2.1.3 菌液上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测定第33页
        2.1.4 MG对病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第33-35页
        2.1.5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2.1.6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的NADH和NAD~+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2.1.7 数据统计分析第3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2.1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37页
        2.2.2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第37-38页
        2.2.3 MG对病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第38-39页
        2.2.4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POD和CAT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2.2.5 MG对茄青枯拉尔氏菌的NADH和NAD~+的影响第40-42页
    2.3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3 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作用下的差异蛋白分析第44-5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4-51页
        3.1.1 试验材料第44-45页
        3.1.2 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作用下差异蛋白的确定第45-48页
        3.1.3 质谱鉴定及生物学信息分析第48-49页
        3.1.4 二维电泳准确性的验证第49-5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3.2.1 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与茄青枯拉尔氏菌Rs-T02相互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第51页
        3.2.2 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第51-52页
        3.2.3 总RNA的提取第52页
        3.2.4 二维电泳的准确性第52-56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56-59页
4 FOF1 ATP合酶ε亚基基因(RSc3316)缺失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的构建第59-7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9-65页
        4.1.1 供试材料第59-61页
        4.1.2 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61-63页
        4.1.3 三亲本接合第63-64页
        4.1.4 △DM3316互补菌株的构建第64页
        4.1.5 生长曲线测定第64-6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5-70页
        4.2.1 左右臂片段的PCR扩增第65页
        4.2.2 pK 18sacB重组质粒的构建第65-66页
        4.2.3 Rsc3316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第66-67页
        4.2.4 △DM3316突变体互补菌株的构建第67-70页
        4.2.5 缺失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的生长曲线第70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70-72页
5 MG在番茄植株中的传导特性及对植株的生理生化影响第72-8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3-77页
        5.1.1 材料第73页
        5.1.2 水培营养液成分及用量第73页
        5.1.3 MG的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传导特性第73-75页
        5.1.4 MG在番茄植株中的持效期及治疗作用测定第75页
        5.1.5 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物质的GC-MS分析第75-76页
        5.1.6 番茄生根关联酶以及诱导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第76-77页
        5.1.7 数据处理第77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7-82页
        5.2.1 MG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传导情况第77-78页
        5.2.2 MG对番茄青枯病的持效期第78-79页
        5.2.3 MG对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的影响第79-81页
        5.2.4 MG对番茄植株根部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81-82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82-85页
6 MG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对番茄种子的萌发和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第85-92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85-88页
        6.1.1 材料第85页
        6.1.2 MG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第85-86页
        6.1.3 MG对番茄青枯病的田间防效第86-87页
        6.1.4 MG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第87-8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88-90页
        6.2.1 MG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第88-89页
        6.2.2 MG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第89-90页
        6.2.3 MG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第90页
    6.3 结论与讨论第90-92页
7 结论第92-94页
    7.1 全文总结第92页
    7.2 创新点第92-93页
    7.3 后续研究设想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大规模知识图谱的分布式查询技术研究
下一篇:欠驱动双足机器人动态步行规划与抗扰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