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2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1.2 谐波与基波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第21-27页 |
1.2.1 基波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1.2.2 谐波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1.2.3 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26-2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拓扑研究 | 第29-38页 |
2.1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拓扑结构 | 第29-33页 |
2.2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拓扑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2.2.1 换流阀直流电压水平分析 | 第33-34页 |
2.2.2 谐波补偿精度与换流器开关频率分析 | 第34-35页 |
2.3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拓扑算例分析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换流阀损耗分析 | 第38-49页 |
3.1 换流阀的损耗通用计算方法 | 第38-42页 |
3.1.1 模块损耗计算方法 | 第38-41页 |
3.1.2 换流器损耗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3.2 STATCOM装置换流阀损耗计算模型 | 第42-46页 |
3.2.1 基波补偿时STATCOM换流阀损耗计算模型 | 第42-43页 |
3.2.2 谐波补偿时STATCOM换流器损耗计算模型 | 第43-46页 |
3.3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换流阀损耗分析 | 第46-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控制策略研究 | 第49-56页 |
4.1 基波与谐波检测方法分析 | 第49-50页 |
4.2 基波补偿单元控制策略 | 第50-53页 |
4.3 谐波补偿单元控制策略 | 第53-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预充电过程直流电压均衡控制技术研究 | 第56-69页 |
5.1 取能电路负荷特性 | 第56-60页 |
5.1.1 单元控制器的负荷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5.1.2 取能电路负荷特性分析 | 第59-60页 |
5.2 预充电过程中交流取能电路对换流器直流电压影响 | 第60-63页 |
5.2.1 开关电源处于闭锁状态时取能电路对换流器直流电压影响 | 第61-62页 |
5.2.2 开关电源处于工作状态时取能电路对换流器直流电压影响 | 第62-63页 |
5.3 电容器补偿均衡取能变压器励磁特性的取能电路设计 | 第63-65页 |
5.3.1 电容器补偿型的取能电路阻抗均衡方法 | 第63-64页 |
5.3.2 并联补偿电容器容值计算 | 第64-65页 |
5.4 电容器补偿均衡取能变压器励磁特性取能电路设计方法实验验证 | 第65-68页 |
5.4.1 实验电路 | 第65页 |
5.4.2 并联补偿电容器容值计算 | 第65-67页 |
5.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68页 |
5.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主电路设计 | 第69-77页 |
6.1 主电路结构 | 第69-70页 |
6.2 主电路参数设计方法 | 第70-73页 |
6.2.1 主电路参数计算方法 | 第70-73页 |
6.2.2 主电路参数设计优化 | 第73页 |
6.3 样机参数设计 | 第73-76页 |
6.3.1 基波补偿单元主要部件参数设计 | 第74-75页 |
6.3.2 谐波补偿单元主要部件参数设计 | 第75-76页 |
6.4 小结 | 第76-77页 |
第7章 谐波电流分体补偿式STATCOM样机研制 | 第77-93页 |
7.1 控制保护系统研制 | 第77-85页 |
7.1.1 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 第77-78页 |
7.1.2 各层控制系统研制 | 第78-81页 |
7.1.3 控制保护系统闭环实验 | 第81-85页 |
7.2 样机实验研究 | 第85-92页 |
7.2.1 实验系统 | 第85-86页 |
7.2.2 装置启动实验 | 第86页 |
7.2.3 运行实验 | 第86-92页 |
7.3 小结 | 第92-93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93-95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8.3 工作展望 | 第95-96页 |
附录A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04-10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作者简介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