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原理在攀枝花干通路高边坡工程的应用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2-15页 |
1.2.2 边坡防护工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边坡工程综述 | 第16-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原理概述 | 第21-32页 |
2.1 边坡分类和破坏类型 | 第21-24页 |
2.1.1 边坡的分类 | 第21-22页 |
2.1.2 边坡破坏类型 | 第22-24页 |
2.2 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2.1 结构面在边坡破坏中的作用 | 第24页 |
2.2.2 边坡外形改变的影响 | 第24页 |
2.2.3 岩体力学性质的改变的影响 | 第24页 |
2.2.4 其他外力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25-31页 |
2.3.1 圆弧法 | 第25-27页 |
2.3.2 简化Bishop法 | 第27-29页 |
2.3.3 平面滑动法 | 第29-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简述 | 第32-50页 |
3.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 第32-33页 |
3.1.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基本设计原则 | 第32页 |
3.1.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的设计步骤 | 第32-33页 |
3.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设计计算理论 | 第33-39页 |
3.2.1 无限长梁解析解 | 第35-36页 |
3.2.2 半无限长梁解析解 | 第36-37页 |
3.2.3 文克尔弹性地基梁的初参数法求解 | 第37-39页 |
3.3 锚索设计 | 第39-44页 |
3.3.1 锚索的设计程序 | 第39-40页 |
3.3.2 锚固力的确定 | 第40-41页 |
3.3.3 锚固角的确定 | 第41-42页 |
3.3.4 锚索的锚筋设计 | 第42页 |
3.3.5 锚索段长度设计 | 第42-43页 |
3.3.6 锚筋最小握裹长度 | 第43页 |
3.3.7 锚索的弹性变形计算 | 第43-44页 |
3.4 框架梁设计 | 第44-49页 |
3.4.1 锚索框架梁受力研究 | 第44-45页 |
3.4.2 地梁间距与尺寸 | 第45页 |
3.4.3 地梁张拉阶段 | 第45-48页 |
3.4.4 地梁工作阶段 | 第48页 |
3.4.5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 | 第48页 |
3.4.6 框架地基应力检算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攀枝花市干通路高边坡工程设计 | 第50-60页 |
4.1 工程及其场地概况 | 第50-53页 |
4.1.1 高边坡工程简介 | 第50页 |
4.1.2 工程地质条件简况 | 第50-53页 |
4.2 整体设计方案 | 第53-58页 |
4.2.1 设计原则 | 第54页 |
4.2.2 设计依据 | 第54页 |
4.2.3 综合加固设计方案 | 第54-58页 |
4.3 加固治理后的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58-59页 |
4.3.1 计算参数 | 第58-59页 |
4.3.2 计算结果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有限元模拟 | 第60-66页 |
5.1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60页 |
5.2 数值模型 | 第60-61页 |
5.2.1 参数选取 | 第60页 |
5.2.2 计算模型图 | 第60-61页 |
5.3 边坡开挖模拟 | 第61-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