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轻型载货汽车持续制动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制动热衰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2 制动系统热衰退的研究第13-24页
    2.1 鼓式制动器温升的数学模型第13-15页
        2.1.1 温升计算第13页
        2.1.2 摩擦热量Q第13-14页
        2.1.3 辐射换热量Q_1第14-15页
        2.1.4 对流换热量Q_2第15页
    2.2 制动器性能的热衰退第15-17页
        2.2.1 制动热衰退产生的原因第15页
        2.2.2 制动热衰退产生的数学模型第15-17页
    2.3 某轻型汽车制动器热衰退台架试验第17-18页
        2.3.1 摩擦片摩擦系数变化试验第17页
        2.3.2 制动器制动力矩变化试验第17-18页
    2.4 制动热衰退道路试验第18-22页
        2.4.1 热衰退试验(10×10)第18-19页
        2.4.2 A型和B型制动性能试验第19-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4页
3 制动鼓的改进设计第24-33页
    3.1 制动鼓的加强筋结构分析第25-29页
        3.1.1 对流换热系数的分析第26-28页
        3.1.2 制动鼓外表面的空气流动状态第28-29页
    3.2 制动鼓厚度的选择第29-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真空伺服制动系统及真空衰退的研究第33-47页
    4.1 真空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3-34页
    4.2 真空助力器的性能曲线第34-35页
    4.3 真空伺服制动系统的真空衰退第35-36页
    4.4 真空衰退控制方法第36-39页
        4.4.1 真空泵的性能提升第36页
        4.4.2 真空泵第36-37页
        4.4.3 提高真空泵性能的措施第37-39页
    4.5 真空筒的匹配第39-42页
        4.5.1 真空筒的匹配原则第39-40页
        4.5.2 真空筒的匹配数学模型第40页
        4.5.3 真空筒的匹配第40-42页
    4.6 真空伺服系统真空衰退的验证第42-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研究第47-58页
    5.1 制动器的温度控制第47-48页
        5.1.1 制动器的温度控制方法第47页
        5.1.2 辅助制动器的应用第47-48页
    5.2 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第48-53页
        5.2.1 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48-49页
        5.2.2 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49-50页
        5.2.3 排气制动减速度与坡道间的相应关系第50-51页
        5.2.4 排气辅助制动制动对制动器温度的影响第51-53页
    5.3 排气辅助制动系统的标定试验第53-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全文总结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施工方视角的市政工程项目进度与成本协调管理研究
下一篇: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原理在攀枝花干通路高边坡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