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立法研究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论 | 第13-3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3-14页 |
二、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4-17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7-24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24-31页 |
五、学术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31-33页 |
六、论文结构安排 | 第33-35页 |
第一章 布莱尔政府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5-63页 |
第一节 英国社会保障思想源流 | 第35-49页 |
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35-44页 |
二、英国社会保障权发展的法理学分析 | 第44-49页 |
第二节 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 第49-61页 |
一、布莱尔政府“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理论的建构 | 第50-54页 |
二、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54-58页 |
三、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理论的实践 | 第58-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二章 养老保障立法 | 第63-102页 |
第一节 英国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的源流 | 第63-72页 |
一、老年概念的解析 | 第63-66页 |
二、济贫法时代的养老济困立法 | 第66-67页 |
三、19~20世纪之交的养老保险立法 | 第67-69页 |
四、贝弗里奇之后的养老保障立法 | 第69-72页 |
第二节 存托养老金计划 | 第72-84页 |
一、私人养老金的立法史 | 第72-75页 |
二、存托养老金计划的立法 | 第75-82页 |
三、存托养老金计划的评价与发展 | 第82-84页 |
第三节 国家第二养老金计划 | 第84-93页 |
一、国家养老金的立法史 | 第85-88页 |
二、国家第二养老金计划的立法 | 第88-92页 |
三、国家第二养老金计划的发展与未来 | 第92-93页 |
第四节 国家养老金抵免计划 | 第93-100页 |
一、生计审查型养老金的立法史 | 第94-95页 |
二、国家养老金抵免计划的立法 | 第95-99页 |
三、国家养老金抵免计划的影响与发展 | 第99-100页 |
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三章 就业促进立法 | 第102-134页 |
第一节 失业保障法律制度的流变 | 第102-110页 |
一、济贫法时期的强制劳动立法 | 第102-104页 |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第104-107页 |
三、从失业保障走向就业促进的立法 | 第107-110页 |
第二节 新政计划 | 第110-121页 |
一、新政计划的立法背景 | 第110-112页 |
二、青年(18~24岁)新政计划 | 第112-116页 |
三、25岁以上新政计划 | 第116-118页 |
四、自愿性新政计划项目 | 第118-120页 |
五、新政计划的效果及变化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工作税收抵免计划 | 第121-132页 |
一、工作税收抵免制度的由来 | 第121-122页 |
二、工作家庭税收抵免计划 | 第122-127页 |
三、工作税收抵免计划 | 第127-131页 |
四、工作税收抵免计划的后续发展 | 第131-132页 |
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四章 儿童扶助立法 | 第134-158页 |
第一节 儿童扶助立法概述 | 第134-142页 |
一、儿童扶助的动因分析 | 第134-137页 |
二、儿童扶助立法的流变 | 第137-142页 |
第二节 儿童税收抵免计划 | 第142-150页 |
一、布莱尔政府儿童政策的由来 | 第142-144页 |
二、儿童扶助政策 | 第144-146页 |
三、儿童税收抵免计划 | 第146-149页 |
四、儿童税收抵免计划的效果与后续发展 | 第149-150页 |
第三节 儿童信托基金制度 | 第150-156页 |
一、美国个人发展账户的实验 | 第150-151页 |
二、儿童信托基金立法的背景 | 第151-153页 |
三、儿童信托基金法的主要内容 | 第153-156页 |
四、儿童信托基金立法的影响及后续发展 | 第156页 |
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五章 国际视野中的布莱尔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158-178页 |
第一节 欧盟法对英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影响 | 第158-164页 |
一、欧洲一体化中的英国 | 第158-159页 |
二、欧盟社会保障领域的软立法 | 第159-160页 |
三、布莱尔政府与欧盟的主动对接 | 第160-163页 |
四、欧盟法影响的有限性 | 第163-164页 |
第二节 英国视角下的克林顿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164-171页 |
一、美国的福利困境 | 第165-166页 |
二、克林顿政府的社会保障改革立法 | 第166-169页 |
三、英美两国社会保障立法比较 | 第169-171页 |
第三节 英国视角下的施罗德政府社会保障立法 | 第171-176页 |
一、英、德在社会保障制度史中的互动 | 第171-172页 |
二、英、德两国社会保障理念的比较 | 第172-173页 |
三、德国中间道路的社会保障改革立法 | 第173-174页 |
四、英德两国社会保障立法比较 | 第174-176页 |
小结 | 第176-178页 |
结语 | 第178-182页 |
一、社会保障立法思想的创新 | 第178-179页 |
二、福利供给模式的创新 | 第179-181页 |
三、中国的借鉴 | 第181-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02页 |
附录一:英汉法律术语对照表 | 第202-204页 |
附录二:主要法案名称索引 | 第204-20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209-210页 |
后记 | 第210-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