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猪Mx1蛋白体内抗猪瘟病毒研究及其突变体活性分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语表第12-14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4-46页
    第一章 MX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4-25页
        1 Mx蛋白的发现和命名第14-15页
        2 Mx蛋白家族成员第15-17页
        3 Mx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第17-20页
            3.1 GTP酶结构域第17页
            3.2 中间域与GTP酶效应结构域第17-18页
            3.3 Mx蛋白的3D结构第18页
            3.4 Mx蛋白的寡聚第18-19页
            3.5 Mx蛋白的膜结合第19-20页
        4 Mx蛋白抗病毒机理第20-22页
        5 Mx蛋白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6 Mx蛋白的应用前景第24-25页
    第二章 猪瘟病毒的研究进展第25-34页
        1 猪瘟病毒流行病学第25-27页
            1.1 病原学特征第25页
            1.2 流行病学特征第25-26页
            1.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征第26-27页
        2 猪瘟病毒基因组和蛋白组第27-31页
            2.1 5'UTR第27-28页
            2.2 结构蛋白第28-29页
            2.3 非结构蛋白第29-31页
            2.4 3'UTR第31页
        3 猪瘟病毒的生命周期第31页
        4 猪瘟病毒的毒力和致病机理第31-33页
        5 猪瘟病毒的控制和抗病毒技术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46页
第二篇 实验部分第46-102页
    第一章 融合HIV蛋白转导域(PTD)的猪Mx1蛋白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抑制研究第46-64页
        1 实验材料第47-48页
            1.1 菌种、质粒、毒株和细胞第47页
            1.2 主要试剂第47-48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48页
        2 实验方法第48-53页
            2.1 PTD-poMx1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48-49页
            2.2 Western blot分析第49页
            2.3 融合蛋白的重新折叠第49页
            2.4 融合蛋白的去内毒素第49-50页
            2.5 融合蛋白的转导试验第50页
            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50-51页
            2.7 MTT法第51页
            2.8 融合蛋白的GTP酶活性测定第51页
            2.9 抗VSV增殖检测第51-53页
            2.10 统计分析第53页
        3 结果第53-58页
            3.1 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第53页
            3.2 融合蛋白的重折叠第53-54页
            3.3 融合蛋白的入胞及活性第54-56页
            3.4 融合蛋白对VSV的抗病毒作用第56-57页
            3.5 融合蛋白不影响VSV入胞第57-58页
        4 讨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第二章 融合HIV蛋白转导域(PTD)的猪Mx1在体外和体内抑制猪瘟病毒的感染研究第64-82页
        1 实验材料第65-66页
            1.1 菌种、质粒、毒株、细胞和动物第65页
            1.2 主要试剂第65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65-66页
        2 实验方法第66-69页
            2.1 激光共聚焦第66页
            2.2 Western blot分析第66-67页
            2.3 流式细胞仪分析(FCAS)第67页
            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qRT-PCR)第67页
            2.5 PTD-poMx1体外抗病毒活性第67-68页
            2.6 PTD-poMx1体内抗病毒活性第68页
            2.7 统计分析第68-69页
        3 结果第69-76页
            3.1 PTD-poMx1的内化和稳定性第69-70页
            3.2 PTD-poMx1不影响CSFV入胞第70-71页
            3.3 体外评价抗病毒活性第71-73页
            3.4 体内评价抗病毒活性第73-76页
        4 讨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第三章 GTP酶活性和寡聚不是猪Mx1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必需条件第82-102页
        1 实验材料第83-84页
            1.1 菌种、质粒、细胞和毒株第83页
            1.2 主要试剂第83-84页
            1.3 主要仪器设备第84页
        2 实验方法第84-91页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84-85页
            2.2 EGFP-poMx1突变体获取第85-87页
            2.3 Western blot分析突变体表达第87页
            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突变体表达第87-88页
            2.5 突变体GTP酶活的测定第88页
            2.6 突变体寡聚特性观察第88页
            2.7 突变体抗猪瘟病毒的活性第88-90页
            2.8 突变体T103A特性鉴定第90页
            2.9 突变体与内质网共定位第90-91页
            2.10 统计分析第91页
        3 结果第91-96页
            3.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鉴定第91页
            3.2 突变体表达及GTP酶活的鉴定第91-92页
            3.3 突变体寡聚特性观察第92-93页
            3.4 突变体抗猪瘟活性的测定第93-94页
            3.5 T103A的显性负突变体特性第94-95页
            3.6 突变体与内质网关系第95-96页
        4 讨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全文总结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五指山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I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下一篇:基于PCNE的电子突触可塑性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