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 1.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 | 第14-15页 |
| 1.3.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 | 第15-16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 第18-28页 |
| 2.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结构 | 第18-21页 |
| 2.1.1 定子及其定子绕组结构 | 第18-20页 |
| 2.1.2 转子绕组结构 | 第20-21页 |
| 2.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2.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方式 | 第22-24页 |
| 2.3.1 作电动机异步运行方式 | 第22-23页 |
| 2.3.2 作电动机同步运行方式 | 第23页 |
| 2.3.3 作电动机双馈运行方式 | 第23页 |
| 2.3.4 作发电机双馈运行方式 | 第23-24页 |
| 2.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双馈运行时能量流动 | 第24-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与控制方法 | 第28-38页 |
| 3.1 新型无刷双馈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8-35页 |
| 3.1.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数学模型 | 第28-33页 |
| 3.1.2 双PWM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 3.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的等效电路 | 第35页 |
| 3.3 新型无刷双馈调速系统的控制方法 | 第35-3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38-49页 |
| 4.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块 | 第38-42页 |
| 4.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稳态分析 | 第42-45页 |
| 4.3 变流器励磁对调速系统影响 | 第45-47页 |
| 4.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工作于异步模式仿真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试验 | 第49-61页 |
| 5.1 试验平台 | 第49-51页 |
| 5.1.1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样机 | 第49-50页 |
| 5.1.2 四象限变频器 | 第50-51页 |
| 5.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结构 | 第51-53页 |
| 5.3 软件结构 | 第53-54页 |
| 5.4 试验分析 | 第54-59页 |
| 5.4.1 转子初始位置角 | 第54-55页 |
| 5.4.2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异步运行 | 第55-56页 |
| 5.4.3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双馈运行 | 第56-59页 |
| 5.4.4 新型无刷双馈电机由欠同步至超同步 | 第59页 |
| 5.5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