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桥梁加固的目的 | 第9-10页 |
1.3 桥梁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内外桥梁检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桥梁检测对象 | 第11-12页 |
1.3.3 桥梁检测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第13-19页 |
1.4.1 国内外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评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 第13-15页 |
1.4.2 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4.3 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评估方法 | 第15-19页 |
1.5 有限元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6 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S313线玛曲黄河大桥检测 | 第21-33页 |
2.1 本章概述 | 第21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21-23页 |
2.3 检测结果 | 第23-29页 |
2.4 结论及建议 | 第29-30页 |
2.5 主要病害分析及结论 | 第30页 |
2.6 原桥受力分析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S313线玛曲黄河大桥加固设计 | 第33-45页 |
3.1 本章概述 | 第33页 |
3.2 加固方案确定 | 第33页 |
3.3 加固方案验算 | 第33-35页 |
3.4 临时保通方案 | 第35-36页 |
3.5 加固施工工序说明 | 第36页 |
3.6 主要加固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 | 第36-40页 |
3.6.1 粘贴碳纤维布 | 第36-38页 |
3.6.2 结合面处理 | 第38-39页 |
3.6.3 更换微弯板为空心板 | 第39页 |
3.6.4 裂缝封闭处理工艺要求(全桥裂缝计 600m) | 第39页 |
3.6.5 渗水腐蚀处理 | 第39页 |
3.6.6 桥面铺装钢纤维混凝土的拌合 | 第39-40页 |
3.6.7 空心板的预制、运输、安装 | 第40页 |
3.6.8 桥面防水处理 | 第40页 |
3.7 主要加固材料 | 第40-43页 |
3.7.1 水泥、钢纤维的选用。 | 第40-41页 |
3.7.2 碳纤维布 | 第41页 |
3.7.3 碳纤维布胶粘剂 | 第41-42页 |
3.7.4 裂缝修补用材料 | 第42页 |
3.7.5 普通钢筋 | 第42-43页 |
3.8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 第43页 |
3.9 建议 | 第43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S313线玛曲黄河大桥加固后检测 | 第45-73页 |
4.1 本章概述 | 第45页 |
4.2 检测内容及依据 | 第45-46页 |
4.2.1 桥梁外观质量 | 第45页 |
4.2.2 静载试验 | 第45页 |
4.2.3 动载试验 | 第45页 |
4.2.4 检测依据 | 第45-46页 |
4.3 检测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46页 |
4.4 结构构件编号 | 第46页 |
4.5 桥梁结构计算 | 第46-61页 |
4.5.1 试验孔的确定 | 第46-47页 |
4.5.2 结构分析计算 | 第47-50页 |
4.5.3 各工况的荷载试验效率 | 第50-52页 |
4.5.4 测点布置 | 第52-53页 |
4.5.5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工况计算结果 | 第53-59页 |
4.5.6 动载试验 | 第59-61页 |
4.6 试验准备及实施 | 第61-63页 |
4.6.1 准备工作 | 第61-62页 |
4.6.2 试验实施 | 第62-63页 |
4.7 检测结果 | 第63-70页 |
4.7.1 桥梁外观质量 | 第63页 |
4.7.2 拱肋下缘线形 | 第63-65页 |
4.7.3 桥梁静载试验结果 | 第65-67页 |
4.7.4 桥梁动载试验结果 | 第67-70页 |
4.8 检测结果评定 | 第70-72页 |
4.8.1 桥梁外观质量 | 第70-71页 |
4.8.2 拱肋下缘线形 | 第71页 |
4.8.3 静载试验 | 第71页 |
4.8.4 动载试验 | 第71-72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