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创新点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61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16-24页 |
1.2.1 FRET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1.2.2 FRET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18-24页 |
1.2.3 现有FRET方法的局限性 | 第24页 |
1.3 上转换纳米粒子 | 第24-31页 |
1.3.1 UCNP_s的概况 | 第24-25页 |
1.3.2 UCNP_s的发光机理 | 第25-27页 |
1.3.3 UCNP_s的组成 | 第27-29页 |
1.3.4 UCNP_s发光的调控 | 第29-31页 |
1.4 UCNP_s的合成方法 | 第31-33页 |
1.4.1 热分解法 | 第31-32页 |
1.4.2 水(溶剂)热法 | 第32-33页 |
1.5 UCNP_s的表面功能化 | 第33-37页 |
1.5.1 二氧化硅包覆法 | 第34页 |
1.5.2 配体交换法 | 第34-35页 |
1.5.3 表面配体氧化法 | 第35-36页 |
1.5.4 两亲性分子修饰 | 第36页 |
1.5.5 层层组装法 | 第36页 |
1.5.6 直接修饰法 | 第36-37页 |
1.6 UCNP_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37-48页 |
1.6.1 UCNP_s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1.6.2 UCNP_s在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1.6.3 UCNP_s在FRET中的应用 | 第40-48页 |
1.7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和主要内容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61页 |
第二章 基于有机染料为能量受体的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新方法研究 | 第61-81页 |
2.1 引言 | 第61-6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63-64页 |
2.2.3 实验步骤 | 第64-66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66-77页 |
2.3.1 UCNP_s-TAMRA传感器用于DNA的识别原理 | 第66页 |
2.3.2 UCNP_s的表征 | 第66-67页 |
2.3.3 UCNP_s与MB1偶联条件的优化和表征 | 第67-68页 |
2.3.4 TAMRA对UCNP_s的荧光猝灭 | 第68-70页 |
2.3.5 UCNP_s-TAMRA传感器用于DNA的识别 | 第70-71页 |
2.3.6 UCNP_s-TAMRA传感器用于凝血酶的检测原理 | 第71-73页 |
2.3.7 UCNP_s-TAMRA传感器用于缓冲溶液中凝血酶的检测 | 第73-75页 |
2.3.8 UCNP_s-TAMRA传感器对凝血酶的选择性 | 第75页 |
2.3.9 UCNP_s-TAMRA传感器用于血清中凝血酶的检测 | 第75-77页 |
2.4 结论 | 第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第三章 基于MnO_2纳米片为能量受体的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新方法研究 | 第81-105页 |
3.1 引言 | 第81-8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2-88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82-83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83-84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84-88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88-101页 |
3.3.1 UCNP_s-MnO_2传感器用于OTA检测的原理 | 第88页 |
3.3.2 MnO_2纳米片的表征 | 第88-89页 |
3.3.3 PAA修饰的UCNP_s以及UCNP_s与OTA适配体偶联物的的表征 | 第89-91页 |
3.3.4 MnO_2纳米片对UCNP_s-aptamer荧光的猝灭 | 第91-93页 |
3.3.5 UCNP_s-MnO_2传感器用于缓冲溶液中OTA的检测 | 第93-94页 |
3.3.6 UCNP_s-MnO_2传感器对于OTA的选择性 | 第94-95页 |
3.3.7 UCNP_s-MnO_2传感器用于红酒和血清中OTA的检测 | 第95-98页 |
3.3.8 UCNP_s-MnO_2传感器用于Cat D检测的原理 | 第98页 |
3.3.9 PEI修饰的UCNP_s的表征 | 第98-99页 |
3.3.10 UCNP_s-MnO_2传感器用于Cat D检测 | 第99-101页 |
3.4 结论 | 第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第四章 基于MoS_2纳米片为能量受体的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新方法研究 | 第105-121页 |
4.1 引言 | 第105-10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6-110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106-107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107-108页 |
4.2.3 实验步骤 | 第108-110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110-116页 |
4.3.1 UCNP_s-MoS_2传感器用于VEGF_(165)检测模型的原理 | 第110页 |
4.3.2 UCNP_s的表征 | 第110-111页 |
4.3.3 MoS_2纳米片的表征 | 第111-112页 |
4.3.4 MoS_2纳米片对UCNP_s-Aptamer的猝灭 | 第112-113页 |
4.3.5 UCNP_s-MoS_2传感器用于缓冲溶液中VEGF_(165)的检测 | 第113-114页 |
4.3.6 UCNP_s-MoS_2传感器对VEGF_(165)的选择性 | 第114-115页 |
4.3.7 UCNP_s-MoS_2传感器用于血清中VEGF_(165)的检测 | 第115-116页 |
4.4 结论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第五章 基于WS_2纳米片为能量受体的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新方法研究 | 第121-139页 |
5.1 引言 | 第121-12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2-125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122-123页 |
5.2.2 实验试剂 | 第123-124页 |
5.2.3 实验步骤 | 第124-125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125-134页 |
5.3.1 UCNP_s-WS_2传感器用于CEA检测的原理 | 第125-126页 |
5.3.2 UCNP_s的表征 | 第126-127页 |
5.3.3 WS_2纳米片的表征 | 第127-130页 |
5.3.4 WS_2纳米片对UCNP_s-Apt的荧光猝灭 | 第130-131页 |
5.3.5 UCNP_s-WS_2传感器用于缓冲溶液中CEA的检测 | 第131-132页 |
5.3.6 UCNP_s-WS_2传感器对CEA的选择性 | 第132-133页 |
5.3.7 UCNP_s-WS_2传感器用于血清中CEA的检测 | 第133-134页 |
5.5 结论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9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39-143页 |
6.1 结论 | 第139-140页 |
6.2 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3页 |
附录: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3-144页 |
致谢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