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相关国际宪章与文件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2 遗址公园概述 | 第16-22页 |
·遗址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6-17页 |
·遗址公园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7-18页 |
·遗址公园的概念探讨 | 第17页 |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7-18页 |
·遗址公园的类型 | 第18-19页 |
·根据遗址类型不同划分 | 第18页 |
·根据遗址展示利用方法不同划分 | 第18-19页 |
·根据遗址与主城区的关系不同划分 | 第19页 |
·遗址公园的特点 | 第19-22页 |
·公园的特点 | 第19-20页 |
·遗址公园的特点 | 第20-22页 |
3 西安城市遗址公园概况 | 第22-32页 |
·西安城市遗址资源 | 第22-24页 |
·西安城市遗址概况 | 第22-23页 |
·西安城市遗址特点 | 第23-24页 |
·西安城市遗址保护利用发展与遗址公园模式的产生 | 第24-27页 |
·萌芽期(1949年-1980年) | 第24-25页 |
·探索期(1980年-1995年) | 第25-26页 |
·发展期(1995年-2005年) | 第26-27页 |
·高潮期(2005年-至今) | 第27页 |
·西安城市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 第27-29页 |
·西安城市遗址公园与城市的关系 | 第29-32页 |
·对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 第29-30页 |
·对城市文脉的传承 | 第30页 |
·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 第30页 |
·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 第30页 |
·对周边经济的提升 | 第30-32页 |
4 西安城市遗址公园实例研究 | 第32-56页 |
·景观立意与整体布局 | 第32-38页 |
·实例研究 | 第32-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遗址本体的保护与展示 | 第38-50页 |
·实例研究 | 第39-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园林要素的规划与设计 | 第50-54页 |
·地形水系的构建 | 第50页 |
·道路交通的组织 | 第50页 |
·景观节点的处理 | 第50页 |
·植物景观的营造 | 第50页 |
·建筑小品的设计 | 第50-53页 |
·公共设施的配置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西安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评价 | 第54-56页 |
5 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原则探索 | 第56-60页 |
·基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 第56-57页 |
·真实性原则 | 第56页 |
·完整性原则 | 第56-57页 |
·基于城市遗址公园特点的原则 | 第57-60页 |
·适度开发原则 | 第57页 |
·可逆性原则 | 第57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57-60页 |
6 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框架构建 | 第60-68页 |
·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框架 | 第60-62页 |
·城市背景 | 第60-61页 |
·区域环境 | 第61页 |
·内部环境 | 第61-62页 |
·城市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的层次内容框架 | 第62-68页 |
·宏观层次 | 第64页 |
·中观层次 | 第64页 |
·微观层次 | 第64-68页 |
7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76页 |
导师简介 | 第76-78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