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红网转型得失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红网转型概况及得失第13-31页
    2.1 红网转型的概况第13-17页
        2.1.1 媒体转型的概念第13页
        2.1.2 红网转型的背景第13-16页
        2.1.3 红网转型的内涵第16-17页
    2.2 红网转型之“得”第17-27页
        2.2.1 内容生产融合第18-22页
        2.2.2 技术手段融合第22-26页
        2.2.3 协作体系融合第26-27页
    2.3 红网转型之“失”第27-31页
        2.3.1 信息服务理念不强第27-28页
        2.3.2 整合营销传播不足第28-29页
        2.3.3 人才技术投入有限第29-31页
第3章 红网转型“得”互联网先机第31-38页
    3.1 平台化理念提升内容生产融合第31-33页
        3.1.1 打造内容平台第31-32页
        3.1.2 升级问政平台第32-33页
    3.2 移动化转型提升技术手段融合第33-36页
        3.2.1 传播渠道移动化第34-35页
        3.2.2 营销渠道移动化第35-36页
    3.3 立体化传播提升协作体系融合第36-38页
        3.3.1 市州直营分站遍地开花第36页
        3.3.2 移动端三级传播平台落地第36-38页
第4章 红网转型“失”于市场化拓展第38-46页
    4.1 市场反馈机制不畅第38-42页
        4.1.1 信息互动传播缺失第39-40页
        4.1.2 数据深度挖掘缺位第40-42页
    4.2 市场品牌转化率不高第42-43页
        4.2.1 移动端运营缺乏特色第42页
        4.2.2 户外联播网有价无市第42-43页
    4.3 现有激励机制活力不够第43-46页
        4.3.1 股权结构单一第44页
        4.3.2 融资渠道单一第44-46页
第5章 红网转型策略的优化第46-50页
    5.1 建立高效市场反馈机制第46-47页
        5.1.1 强化用户导向意识第46-47页
        5.1.2 搭建大数据云平台第47页
    5.2 树立品牌化经营理念第47-48页
        5.2.1 优化移动端体验界面第47-48页
        5.2.2 推进跨媒介跨平台传播第48页
    5.3 把握体制改革创新节奏第48-50页
        5.3.1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第48-49页
        5.3.2 拓展延伸产业链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报业融合转型时期记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知
下一篇:情感的媒介生产与消费--基于微信情感公众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