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后中共接管长沙研究--以长沙市军管会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8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8-10页 |
第一章 接管准备和长沙和平解放 | 第10-25页 |
第一节 接管前准备工作 | 第10-15页 |
一、配备干部 | 第10-11页 |
二、干部南下和筹建机关 | 第11-13页 |
三、整训学习和情况调研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长沙和平解放 | 第15-25页 |
一、湖南和平起义酝酿已久 | 第16-17页 |
二、陈明仁决心起义,却仍存“变数” | 第17-21页 |
三、白崇禧和桂系的强势挤压了湖南起义空间 | 第21-23页 |
四、长沙和平解放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长沙市军管会的机构设置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25-29页 |
一、机构、人事和职能 | 第25-28页 |
二、“军政合一的最高权力机关”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工作制度 | 第29-34页 |
一、军代表制 | 第29-31页 |
二、请示报告制度 | 第31-32页 |
三、工作汇报制度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长沙市政权、经济、交通和文教等部门的接管 | 第34-58页 |
第一节 接管的内涵、原则和对象 | 第34-50页 |
一、接管的内涵:接收、管理和改造 | 第34-37页 |
二、接管的原则 | 第37-46页 |
三、接管的对象:对没收与代管的对象严加区别 | 第46-50页 |
第二节 对政府各主要部门接管与案例分析 | 第50-58页 |
一、军政、财经、交通、文教等各个部门的接管 | 第50-52页 |
二、接管案例 | 第52-58页 |
第四章 对中共接管长沙的评价 | 第58-72页 |
第一节 中共接管长沙的特点 | 第58-66页 |
一、渐进协商 | 第58-60页 |
二、“政权高效率” | 第60-64页 |
三、新民主主义旗帜下,“抑制有产者” | 第64-66页 |
第二节 中共接管长沙的意义 | 第66-72页 |
一、社会秩序的稳定 | 第66-68页 |
二、社会生产的扩大 | 第68-70页 |
三、目标:“革命中国”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