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碳量子点和银纳米簇在生物水解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7页
    1.1 荧光碳量子点概述第11-12页
    1.2 荧光碳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第12-15页
        1.2.1 荧光碳量子点的吸光性能第12页
        1.2.2 荧光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能第12-15页
            1.2.2.1 由共轭π-区域带隙跃迁引起的荧光发射第12-13页
            1.2.2.2 碳量子点表面缺陷导致的荧光发射第13页
            1.2.2.3 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的可控调节第13-14页
            1.2.2.4 上转换荧光第14-15页
    1.3 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路径第15-19页
        1.3.1 自上而下路径第15-16页
        1.3.2 自下而上路径第16-18页
        1.3.3 碳量子点的表面钝化和功能化第18-19页
    1.4 碳量子点的应用第19-22页
        1.4.1 化学传感第19-20页
        1.4.2 生物传感第20-21页
        1.4.3 生物成像第21-22页
    1.5 金属纳米簇概述第22-23页
    1.6 金属纳米簇的制备方法第23-29页
        1.6.1 聚合物模板合成法第24-25页
        1.6.2 巯基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法第25-28页
        1.6.3 蛋白质和多肽模板合成法第28页
        1.6.4 DNA模板合成法第28-29页
    1.7 银纳米簇的光学性质第29-31页
        1.7.1 银纳米簇的吸光性质第30页
        1.7.2 银纳米簇的光致发光性质第30-31页
    1.8 银纳米簇的应用第31-37页
        1.8.1 金属离子的检测第31-32页
        1.8.2 生物传感第32-34页
        1.8.3 生物标记和成像第34-37页
    1.9 本论文设计思路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7页
第二章 基于β—环糊精修饰的碳量子点的荧光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第47-70页
    2.1 前言第47-49页
    2.2 实验部分第49-53页
        2.2.1 实验仪器第49页
        2.2.2 实验试剂第49-50页
        2.2.3 实验方法第50-5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3-63页
        2.3.1 基于β-CD-CQDs纳米探针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原理第53-55页
        2.3.2 β-CD-CQDs纳米探针的合成与表征第55-57页
        2.3.3 β-CD-CQDs和p-硝基苯酚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第57-59页
        2.3.4 荧光法实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第59-63页
    2.4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第三章 基于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开发的一种用于检测糖苷酶活性的通用的荧光策略:实现在体外和细胞内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第70-91页
    3.1 前言第70-71页
    3.2 实验部分第71-75页
        3.2.1 实验仪器第71-72页
        3.2.2 实验试剂第72-73页
        3.2.3 实验过程第73-7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5-86页
        3.3.1 基于单-6-氨基-β-环糊精修饰的碳点即(β-CD-CQDs纳米探针)检测糖苷酶的原理第75-76页
        3.3.2 单-6-氨基-β-环糊精修饰的碳点即的合成与表征第76-77页
        3.3.3 基于单-6-氨基-β-环糊精修饰碳点检测β—半乳糖苷酶的策略第77-80页
        3.3.4 荧光法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第80-84页
        3.3.5 β-半乳糖苷酶的抑制剂筛选第84页
        3.3.6 β-半乳糖苷酶的细胞成像第84-86页
    3.4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第四章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原理开发的一种实时测定α-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筛选抑制剂的荧光方法第91-110页
    4.1 前言第91-92页
    4.2 实验部分第92-96页
        4.2.1 实验试剂第92-93页
        4.2.2 实验方法第93-9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6-105页
        4.3.1 基于单-6-乙二胺-β-环糊精功能化的碳点检测α-葡萄糖苷酶的原理第96-98页
        4.3.2 单-6-乙二胺-β-环糊精功能化碳点(β-CD-CQDs)的合成与表征第98-102页
        4.3.3 基于单-6-乙二胺-β-环糊精功能化的碳点的荧光法检测α-葡萄糖苷酶活性第102-104页
        4.3.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第104-105页
    4.5 结论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第五章 基于银纳米簇的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能开发的纳米荧光开关及其用于实时测定焦磷酸酶活性第110-133页
    5.1 前言第110-111页
    5.2 实验部分第111-115页
        5.2.1 实验仪器第111-112页
        5.2.2 实验试剂第112页
        5.2.3 实验方法第112-11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5-128页
        5.3.1 银纳米簇的合成与表征第115-118页
        5.3.2 基于银纳米簇的AIEE效应的多刺激响应纳米开关第118-123页
        5.3.3 基于离子激发的AgNCs纳米开关用于测定焦磷酸酶活性第123-127页
        5.3.4 焦磷酸酶抑制剂实验第127-128页
    5.4 结论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3页
第六章 本文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33-13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色谱填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多氮配体与羧酸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