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硅胶基质 | 第11-12页 |
1.2.2 有机高分子基质 | 第12-13页 |
1.2.3 有机无机杂化硅胶 | 第13-14页 |
1.2.4 金属氧化物基质 | 第14-15页 |
1.2.5 新型色谱填料基质 | 第15-17页 |
1.3 硅胶键合固定相的键合机理 | 第17-20页 |
1.3.1 传统的化学键合型 | 第17-18页 |
1.3.2 "Click"键合型 | 第18页 |
1.3.3 内嵌极性基团型键合型 | 第18-19页 |
1.3.4 空间保护型和双齿型键合型 | 第19页 |
1.3.5 电荷转移型 | 第19页 |
1.3.6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键合型 | 第19-20页 |
1.4 键合固定相的种类 | 第20-22页 |
1.4.1 极性键合相 | 第20页 |
1.4.2 非极性键合相 | 第20-21页 |
1.4.3 手性键合相 | 第21页 |
1.4.4 离子交换键合相 | 第21页 |
1.4.5 其它键合相 | 第21-22页 |
1.5 全多孔硅胶键合相的应用研究 | 第22-23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填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6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1.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1.2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填料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3 表征技术 | 第26-28页 |
2.1.4 产物分析 | 第28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3页 |
2.2.1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填料的表征结果 | 第28-31页 |
2.2.2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填料的性能评价 | 第31-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色谱柱在紫杉醇中的应用 | 第36-42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7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2.3 色谱条件 | 第37-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3.3.1 三种色谱柱测定紫杉醇有关物质的HPLC分离谱图对比结果 | 第39页 |
3.3.2 三种色谱柱测定紫杉醇有关物质及对照溶液的色谱参数对比结果 | 第39-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有机/无机杂化氟代芳环核壳色谱柱在花青素中的应用 | 第42-52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3-46页 |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3-44页 |
4.2.2 样品的配置 | 第44页 |
4.2.3 色谱条件 | 第44-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4.3.1 三种全多孔色谱柱分离花青素的HPLC谱图及参数对比结果 | 第46-48页 |
4.3.2 四种核壳色谱柱分离花青素的HPLC谱图及参数对比结果 | 第48-49页 |
4.3.3 三种PFP色谱柱分离花青素的HPLC谱图及参数对比结果 | 第49-51页 |
4.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有机/无机杂化十八烷基核壳色谱柱在人参皂苷中的应用 | 第52-62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5.2.1 仪器与设备 | 第52-53页 |
5.2.2 试剂和样品 | 第53页 |
5.2.3 键合相的制备 | 第53页 |
5.2.4 样品的配置 | 第53-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5.3.1 键合相的表征 | 第54-55页 |
5.3.2 对于三种人参皂苷的分离 | 第55-58页 |
5.4 新方法的系统适应性评价 | 第58-60页 |
5.4.1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8页 |
5.4.2 精密度实验 | 第58-59页 |
5.4.3 稳定性实验 | 第59页 |
5.4.4 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59页 |
5.4.5 样品测定 | 第59-60页 |
5.5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课题展望 | 第62-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6.2 课题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