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柔性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分类第12-13页
    1.3 国内外再生技术研究情况第13-15页
        1.3.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4页
        1.3.2 国内研究状况第14-15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第15-1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试验第17-23页
    2.1 旧料的沥青含量测定第17-20页
    2.2 新旧矿料的性能指标第20-22页
    2.3 新旧沥青的性能指标第22-23页
第三章 多尺度旧沥青再生机理分析第23-46页
    3.1 再生沥青基本性能检测第23-25页
    3.2 试验方法第25-30页
        3.2.1 原子力显微镜(AFM)试验第25-27页
        3.2.2 红外光谱(FTIR)试验第27-28页
        3.2.3 动态剪切(DSR)试验第28-29页
        3.2.4 弯曲梁流变(BBR)试验第29-30页
    3.3 试验分析第30-44页
        3.3.1 再生沥青AFM原子力显微镜试验分析第30-38页
        3.3.2 再生沥青FTIR红外光谱试验分析第38-40页
        3.3.3 再生沥青DSR动态剪切试验分析第40-41页
        3.3.4 再生沥青BBR低温蠕变试验分析第41-43页
        3.3.5 沥青纳米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关系分析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ATB-25厂拌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第46-64页
    4.1 矿料级配确定第46-48页
    4.2 确定沥青用量第48-55页
        4.2.1 50%RAP掺量最佳沥青确定第48-50页
        4.2.2 40%RAP掺量最佳沥青确定第50-52页
        4.2.3 30%RAP掺量最佳沥青确定第52-54页
        4.2.4 0%RAP掺量最佳沥青确定第54-55页
    4.3 路用性能分析第55-63页
        4.3.1 高温稳定性第56-58页
        4.3.2 低温抗裂性第58-60页
        4.3.3 水稳定性第60-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拌合方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第64-79页
    5.1 旧料加热温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第64-72页
        5.1.1 体积性能影响第64-67页
        5.1.2 路用性能影响第67-72页
    5.2 拌合顺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第72-77页
        5.2.1 体积性能影响第72-75页
        5.2.2 路用性能影响第75-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6.1 结论第79-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图表目录第86-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介第92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路面防冻雾封层机理分析及材料设计研究
下一篇:劲性骨架拱桥外包混凝土浇筑分段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