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公司财务造假治理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0.3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0.4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 案例正文 | 第12-21页 |
1.1 SC公司简介 | 第12-13页 |
1.2 SC公司财务造假事件回顾 | 第13-14页 |
1.3 SC公司财务造假问题描述 | 第14-21页 |
1.3.1 关联方交易变相利益输送 | 第14-16页 |
1.3.2 研发支出面目全非 | 第16-18页 |
1.3.3 政府补助雪中送炭巧被利用 | 第18-19页 |
1.3.4 原材料成本凭空消失 | 第19-21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1-31页 |
2.1 财务造假的方式和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1.1 财务造假的概念和主要方式 | 第21页 |
2.1.2 财务造假的GONE论 | 第21-23页 |
2.1.3 信息不对称和利益驱动理论 | 第23-24页 |
2.2 SC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 | 第24-31页 |
2.2.1 管理层受经济利益驱动道德缺失 | 第24-25页 |
2.2.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25-26页 |
2.2.3 中介机构独立性缺失 | 第26-28页 |
2.2.4 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 | 第28页 |
2.2.5 对于财务造假行为处罚过轻 | 第28-31页 |
3 治理财务造假的建议 | 第31-39页 |
3.1 改善公司自身治理层面的建议 | 第31-34页 |
3.1.1 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诚信意识 | 第31-32页 |
3.1.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 | 第32页 |
3.1.3 改进独董制并强化监事会作用 | 第32-33页 |
3.1.4 完善关联方信息披露 | 第33-34页 |
3.2 提高外部审计独立性层面的建议 | 第34-36页 |
3.2.1 改变现有的审计机构委托机制 | 第34-35页 |
3.2.2 中介机构转变观念拓宽业务领域 | 第35页 |
3.2.3 制定合理的审计费用支付方式 | 第35-36页 |
3.3 完善政府相关部门职能层面的建议 | 第36-39页 |
3.3.1 加强司法介入,加大处罚力度 | 第36-37页 |
3.3.2 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 | 第37页 |
3.3.3 协调各个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 | 第37-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