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悬索桥的发展简史 | 第11-12页 |
1.2 悬索桥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研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悬索桥计算原理及方案拟定 | 第15-33页 |
2.1 悬索桥线形计算理论 | 第15-23页 |
2.1.1 抛物线理论和弹性悬链线理论 | 第15-17页 |
2.1.2 基于分段弹性悬链线理论的线形计算方法及思路 | 第17-23页 |
2.2 3500m跨径悬索桥方案设计 | 第23-33页 |
2.2.1 总体布置 | 第23-26页 |
2.2.2 加劲梁设计 | 第26页 |
2.2.3 主缆设计 | 第26-29页 |
2.2.4 吊索设计 | 第29-30页 |
2.2.5 索塔设计 | 第30-33页 |
第3章 3500m跨径悬索桥静力分析 | 第33-53页 |
3.1 全桥有限元模型 | 第33-34页 |
3.2 主要设计荷载 | 第34-36页 |
3.3 主缆线形计算 | 第36-37页 |
3.4 成桥阶段静力检算 | 第37-51页 |
3.4.1 恒载作用 | 第37-39页 |
3.4.2 移动荷载作用 | 第39-42页 |
3.4.3 静风荷载作用 | 第42-44页 |
3.4.4 温度荷载作用 | 第44-47页 |
3.4.5 荷载组合 | 第47-51页 |
3.5 桥塔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第4章 3500m跨径悬索桥抗风稳定性分析 | 第53-81页 |
4.1 静风荷载及静力三分力系数 | 第53-55页 |
4.2 静风失稳机理以及研究方法 | 第55-62页 |
4.2.1 静风失稳机理 | 第55-56页 |
4.2.2 线性计算理论及方法 | 第56-58页 |
4.2.3 非线性内外双重增量迭代方法 | 第58-62页 |
4.3 静风失稳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4.3.1 不同攻角下的静风失稳全过程分析 | 第62-67页 |
4.3.2 主缆风荷载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 静风稳定性参数分析 | 第68-75页 |
4.4.1 矢跨比对临界风速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2 主缆中心距对临界风速的影响 | 第70-72页 |
4.4.3 加劲梁扭转刚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4 加劲梁宽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 | 第73-75页 |
4.5 颤振稳定性简化评价 | 第75-79页 |
4.5.1 悬索桥动力特性计算 | 第75-78页 |
4.5.2 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计算 | 第78-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