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全钒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1-13页
    1.3 全钒液流电池的构造和原理第13-15页
        1.3.1 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机理第13-14页
        1.3.2 全钒液流电池的构造第14-15页
    1.4 全钒液流电池的特点第15页
    1.5 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第15-20页
        1.5.1 离子交换膜第15-16页
        1.5.2 电解液第16-18页
            1.5.2.1 电解液的制备第16-18页
            1.5.2.2 电解液的优化第18页
        1.5.3 复合双极板材料第18-20页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电解液的制备和表征第21-32页
    2.1 实验部分第21-27页
        2.1.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21-22页
        2.1.2 电解液的制备第22-23页
        2.1.3 钒离子浓度滴定第23-24页
        2.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第24-25页
        2.1.5 循环伏安测试第25-26页
        2.1.6 交流阻抗测试第26-27页
    2.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27-31页
        2.2.1 钒离子浓度滴定结果分析第27-28页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果分析第28页
        2.2.3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分析第28-29页
        2.2.4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分析第29-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石墨毡电极的活化研究第32-54页
    3.1 实验部分第32-37页
        3.1.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32-33页
        3.1.2 电极处理及改性第33-35页
            3.1.2.1 氮元素掺杂法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3-34页
            3.1.2.2 氧化法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4页
            3.1.2.3 钒化合物法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4-35页
                3.1.2.3.1 不同钒化合物溶液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4页
                3.1.2.3.2 不同温度和预处理方式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4页
                3.1.2.3.3 不同浓度钒化合物溶液修饰石墨毡电极第34-35页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35页
        3.1.4 纵向电阻测试第35页
        3.1.5 X射线衍射(XRD)测试第35-36页
        3.1.6 孔隙率测试第36页
        3.1.7 循环伏安测试第36-37页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7-53页
        3.2.1 循环伏安扫描条件的优化第37-39页
            3.2.1.1 Ⅴ(Ⅳ)/Ⅴ(Ⅴ)电对在石墨毡电极上的扫描第37-38页
            3.2.1.2 Ⅴ(Ⅱ)/Ⅴ(Ⅲ)电对在石墨毡电极上的扫描第38-39页
        3.2.2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分析第39-50页
            3.2.2.1 氮元素掺杂活化第39-42页
                3.2.2.1.1 氨水活化法第39-41页
                3.2.2.1.2 明胶活化法第41-42页
            3.2.2.2 氧化法活化第42-46页
                3.2.2.2.1 双氧水活化法第42-44页
                3.2.2.2.2 硝酸活化法第44-46页
            3.2.2.3 钒化合物法活化第46-50页
                3.2.2.3.1 不同钒化合物溶液扫描结果分析第46-47页
                3.2.2.3.2 不同温度和预处理方式扫描结果分析第47-49页
                3.2.2.3.3 不同浓度柠檬酸和V_2O_5溶液扫描结果分析第49-50页
        3.2.3 纵向电阻测试结果分析第50-51页
        3.2.4 SEM测试结果分析第51-52页
        3.2.5 XRD测试结果分析第52-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全钒液流电池的搭建和测试第54-65页
    4.1 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表征第54-55页
        4.1.1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第54页
        4.1.2 充放电效率第54-55页
    4.2 影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衰减的因素第55-56页
        4.2.1 水迁移第55页
        4.2.2 钒离子渗透第55-56页
        4.2.3 负极析氢副反应第56页
        4.2.4 正极析氧副反应第56页
        4.2.5 Ⅴ(Ⅱ)的不稳定性第56页
    4.3 实验部分第56-59页
        4.3.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56-57页
        4.3.2 全钒液流电池的组装第57-58页
        4.3.3 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实验第58-59页
            4.3.3.1 充放电实验基本步骤第58页
            4.3.3.2 不同充放电电流密度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8页
            4.3.3.3 不同石墨毡电极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9-64页
        4.4.1 不同电流密度对钒电池性能影响分析第59-60页
        4.4.2 充放电过程分析第60-62页
            4.4.2.1 首次充放电过程分析第60-62页
            4.4.2.2 多次充放电循环后性能分析第62页
        4.4.3 不同石墨毡电极对钒电池性能影响分析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全文总结第65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性能分析研究
下一篇:小型化宽带功率检测模块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