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分类 | 第10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 | 第10-11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 第11-12页 |
·监测污染源排放的废气 | 第11页 |
·遥感大气层中痕量气体 | 第11-12页 |
·探测火灾及灭火过程产生的有毒气体 | 第12页 |
·偏最小二乘法 | 第12-17页 |
·PLS 的算法 | 第12-13页 |
·基于PLS 模型的FT-IR 光谱定量分析 | 第13页 |
·校正集的选取 | 第13-15页 |
·理想校正集的要求 | 第14页 |
·校正集的选取方法 | 第14-15页 |
·模型的验证及修正 | 第15-17页 |
·模型验证的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16-17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波长选择 | 第17-21页 |
·遗传算法 | 第17-18页 |
·遗传算法原理 | 第17页 |
·遗传算法用于波长选择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 第18-19页 |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的原理 | 第18-19页 |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 第19-20页 |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原理 | 第19-20页 |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其它波长选取方法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误差研究 | 第22-29页 |
·引言 | 第22页 |
·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FT-IR 光谱的定量分析 | 第23-24页 |
·单一参考光谱计算法 | 第23页 |
·真实浓度的计算 | 第23-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8页 |
·NH3的定量检出限 | 第24-25页 |
·单一参考光谱定量的误差分析 | 第25-28页 |
·参考光谱的选择 | 第25页 |
·误差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PLS 校正集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影响 | 第29-53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30页 |
·校正集 | 第30-31页 |
·单一校正集的方法 | 第30-31页 |
·多重校正集的方法 | 第31页 |
·验证集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52页 |
·SCS-PLS 和MCS-N-PLS 的比较 | 第32-35页 |
·MCS-PLS 的优化 | 第35-52页 |
·MCS-N 的比较 | 第35-37页 |
·PLS 因子数的确定 | 第37-44页 |
·反序多重校正集 | 第44-46页 |
·基线漂移对校正集PLS 建模的影响 | 第46-48页 |
·浓度范围对校正集PLS 建模的影响 | 第48-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波段选取 | 第53-61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及数据处理 | 第53页 |
·FT-IR 光谱波段选取的方法 | 第53-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高波数段的水的干扰 | 第55-56页 |
·NH_3 有吸收时水的干扰 | 第56-58页 |
·NH_3 的吸收强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