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多通道幅相接收机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宽带多通道幅相接收机系统原理论述 | 第11-27页 |
2.1 天线测量原理简介 | 第11-13页 |
2.1.1 天线场区的划分 | 第11页 |
2.1.2 天线测量方法的简介 | 第11-13页 |
2.2 接收机基本结构体系 | 第13-17页 |
2.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 第13-14页 |
2.2.2 零中频接收机 | 第14-16页 |
2.2.3 镜像抑制接收机 | 第16-17页 |
2.3 宽带多通道接收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 第17-25页 |
2.3.1 接收机的噪声 | 第17-18页 |
2.3.2 接收机的增益以及匹配网络 | 第18-19页 |
2.3.3 接收机的灵敏度 | 第19页 |
2.3.4 接收机的线性度 | 第19-22页 |
2.3.5 接收机的动态范围 | 第22-23页 |
2.3.6 接收机中的干扰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宽带多通道幅相接收机系统的设计 | 第27-59页 |
3.1 宽带多通道幅相接收机系统设计指标 | 第27页 |
3.2 系统初步设计 | 第27-37页 |
3.2.1 频率规划 | 第27-29页 |
3.2.2 接收机架构的选取 | 第29-30页 |
3.2.3 初步链路预算与动态增益分配 | 第30-37页 |
3.2.4 系统硬件的实现方式 | 第37页 |
3.3 单元电路设计与评估 | 第37-54页 |
3.3.1 射频前端放大器的设计 | 第37-41页 |
3.3.2 混频器的设计 | 第41-43页 |
3.3.3 本振驱动放大器的设计 | 第43-46页 |
3.3.4 中频滤波器的设计 | 第46-49页 |
3.3.5 中频放大器的设计 | 第49-51页 |
3.3.6 直流供电的设计 | 第51-54页 |
3.4 整体电路与结构件设计 | 第54-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宽带多通道幅相接收机的加工与测量 | 第59-81页 |
4.1 单元电路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60-72页 |
4.1.1 射频前端放大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0-66页 |
4.1.2 中频陶瓷滤波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6-68页 |
4.1.3 中频VGA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8-72页 |
4.2 系统整机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2-79页 |
4.2.1 直流性能测试 | 第72-73页 |
4.2.2 射频端口驻波测量 | 第73页 |
4.2.3 通道隔离度的测量 | 第73-75页 |
4.2.4 接收机幅相不确定的测量 | 第75-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