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 | 第10-13页 |
1.1.1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成膜原理 | 第10-11页 |
1.1.2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 | 第11页 |
1.1.3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优点 | 第11页 |
1.1.4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直链硫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1 烷基硫醇的特点 | 第13页 |
1.2.2 烷基硫醇在金表面自组装的特性 | 第13页 |
1.3 蛋白质固定化技术 | 第13-16页 |
1.3.1 蛋白质固定化的方法 | 第14-16页 |
1.3.2 蛋白质载体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 第16页 |
1.4 蛋白质在SAMs表面的固定化 | 第16-19页 |
1.4.1 SAMs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6页 |
1.4.2 生物传感器的构造 | 第16-17页 |
1.4.3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过程 | 第17页 |
1.4.4 生物传感器中功能蛋白质的固定化技术 | 第17-18页 |
1.4.5 SAMs在固定蛋白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1.4.6 氢键影响蛋白质固定的机理 | 第19页 |
1.5 傅里叶变换反射-吸收红外光谱 | 第19-25页 |
1.5.1 红外光谱分析法简介 | 第19页 |
1.5.2 红外光谱检测原理 | 第19-23页 |
1.5.3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 | 第23-25页 |
2 巯基丙酸自组装膜分子间氢键的控制及其对蛋白质固定化的影响 | 第25-42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2.2.2 MPA SAM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蛋白质的固定 | 第26页 |
2.2.4 修饰膜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26-27页 |
2.2.5 修饰膜电极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40页 |
2.3.1 蛋白质/MPA SAM/Au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2 调节溶液pH抑制氢键的产生 | 第29-33页 |
2.3.3 利用混合硫醇阻止氢键的形成 | 第33-38页 |
2.3.4 蛋白质在SAM上固定化条件的选择 | 第38-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巯基十一酸自组装膜分子间氢键的控制及其对蛋白质固定化的影响 | 第42-70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3.2.2 MUA SAM的制备 | 第43页 |
3.3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 第43-68页 |
3.3.1 MUA SAM的PM-FT-IRRAS表征 | 第43-44页 |
3.3.2 BSA/MUA SAM/Au的PM-FT-IRRAS表征 | 第44页 |
3.3.3 BSA/MUA SAM/Au的电化学表征 | 第44-45页 |
3.3.4 利用混合硫醇增大分子间距离阻止氢键形成 | 第45-49页 |
3.3.5 三种不同MSMAs的制备 | 第49-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4 溶液酸度对制备L-半胱氨酸自组膜及蛋白质固定化的影响 | 第70-79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1页 |
4.2.1 仪器和试剂 | 第71页 |
4.2.2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的制备 | 第7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4.3.1 L-Cys SAM/Au表征方法的研究 | 第71-72页 |
4.3.2 不同偏振角对L-Cys SAM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3 L-Cys SAM自组装时间的选择 | 第73-75页 |
4.3.4 组装溶液pH对L-Cys SAM的影响 | 第75-77页 |
4.3.5 BSA在不同L-Cys SAM表面的共价键合及其PM-FT-IRRAS表征 | 第77-78页 |
4.4 实验总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