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考虑多种激励源的某柴油机机体动态响应分析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6-12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6-7页
    1.2 内燃机振动的基本原理及危害第7-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0-12页
2 有限元动力分析的理论知识第12-21页
    2.1 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第12-13页
    2.2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13-21页
3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第21-33页
    3.1 机体三维模型的建立第21-22页
    3.2 机体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3.3 模态分析计算结果第23-32页
        3.3.1 自由模态分析第23-27页
        3.3.2 约束模态分析第27-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基于ADAMS柴油机激励力的分析第33-51页
    4.1 内燃机动力学理论基础第34-39页
        4.1.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第34-35页
        4.1.2 多柔体动力学理论第35-36页
        4.1.3 内燃机动力学理论第36-39页
    4.2 柴油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9-43页
        4.2.1 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4.2.2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创建第41-43页
    4.3 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50页
        4.3.1 活塞运动学分析第44-45页
        4.3.2 活塞侧向力分析第45-47页
        4.3.3 主轴承力分析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内燃机机体瞬态动力学分析第51-60页
    5.1 机体瞬态动力学模型第52页
    5.2 瞬态动力学分析边界条件的设置第52-53页
        5.2.1 位移边界条件和初始边界条件第52-53页
        5.2.2 阻尼的设置第53页
    5.3 激励载荷的简化与施加第53-56页
        5.3.1 气体压力的设置第54页
        5.3.2 活塞侧向力的设置第54-55页
        5.3.3 主轴承载荷的设置第55-56页
    5.4 机体动态响应计算结果分析第56-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6 机体的动态响应分析第60-76页
    6.1 机体表面振动响应分析第60-69页
    6.2 机体应力响应分析第69-71页
    6.3 机体动态响应改善探究第71-75页
        6.3.1 改善机体的支撑方式第71-74页
        6.3.2 改变机体的局部结构第74-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7 结论第76-78页
    7.1 本文工作总结第76页
    7.2 课题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1-82页
致谢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垂直管升膜蒸发过程数值模拟
下一篇:柴油射流控制柴汽油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