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生态道德教育——工科院校在当代应有的愿景 | 第16-25页 |
2.1 工业文明视域下工科院校的发展 | 第16-18页 |
2.1.1 工科院校的兴建 | 第16-17页 |
2.1.2 工科院校的作用 | 第17-18页 |
2.2 生态危机背景下工科院校的警醒 | 第18-20页 |
2.2.1 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困境 | 第18-19页 |
2.2.2 生态道德——工科大学生素质发展的缺陷 | 第19-20页 |
2.3 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求证 | 第20-23页 |
2.3.1 解决生态危机的迫切需要 | 第21-22页 |
2.3.2 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诉求 | 第22页 |
2.3.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核心内容与目标 | 第25-35页 |
3.1 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 第25-31页 |
3.1.1 生态自然观教育 | 第25-27页 |
3.1.2 生态科技观教育 | 第27-29页 |
3.1.3 生态工程价值观教育 | 第29-31页 |
3.2 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 | 第31-34页 |
3.2.1 推动工科院校道德教育体系的生态化 | 第31-32页 |
3.2.2 培养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理性生态人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工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体系 | 第35-51页 |
4.1 生态理念的深度挖掘 | 第35-36页 |
4.2 生态管理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36-40页 |
4.2.1 健全生态组织领导 | 第36-38页 |
4.2.2 加强生态管理监督 | 第38-39页 |
4.2.3 完善生态评价机制 | 第39-40页 |
4.2.4 建立生态激励措施 | 第40页 |
4.3 生态教研体系的创新设置 | 第40-45页 |
4.3.1 优化生态教学体系 | 第41-44页 |
4.3.2 开展生态科学研究 | 第44-45页 |
4.4 生态校园文化环境的和谐营造 | 第45-47页 |
4.4.1 建设生态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 第45-46页 |
4.4.2 建设生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 第46-47页 |
4.5 生态实践活动的丰富开展 | 第47-50页 |
4.5.1 举办生态校内活动 | 第48-49页 |
4.5.2 组织生态校外活动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