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飞秒泵浦探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飞秒泵浦探测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飞秒泵浦探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表面等离激元用于四波混频的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飞秒泵浦探测模拟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激发表面等离激元的数值模拟 | 第18-24页 |
2.2.1 实现表面等离激元的原理 | 第18-19页 |
2.2.2 各参数对激发表面等离激元参数的影响 | 第19-24页 |
2.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理论模拟研究 | 第24-28页 |
2.3.1 实现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原理 | 第24-25页 |
2.3.2 各参数对表面等离激元泵浦探测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3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与标准泵浦探测对比 | 第27-28页 |
2.4 各参数对基于表面等离激元泵浦探测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8-31页 |
2.4.1 能级跃迁理论分析不同波长对泵浦探测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双温度模型、分子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厚度对泵浦探测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3 杜鲁德模型解释泵浦光引起银膜介电常数的改变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研究 | 第32-41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激发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数值模拟 | 第32-35页 |
3.2.1 激发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原理 | 第32-33页 |
3.2.2 各参数对长程表面等离激元泵浦探测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 | 第35-40页 |
3.3.1 实现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泵浦探测的原理 | 第35-36页 |
3.3.2 各参数对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的影响 | 第36-39页 |
3.3.3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泵浦探测与标准泵浦探测对比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四波混频 | 第41-5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简并四波混频理论 | 第41-44页 |
4.3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双光子吸收四波混频 | 第44-50页 |
4.3.1 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双光子吸收四波混频的原理 | 第44-46页 |
4.3.2 实现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的双光子吸收四波混频条件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