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不同利益主体互动问题探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一)国外对于养殖业污染的研究第13-14页
        (二)国内对于养殖业污染的研究第14-16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一)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第17-18页
        (二)畜禽养殖污染第18页
        (三)利益主体第18页
        (四)互动第18-19页
第二章 不同利益主体在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的表现第19-25页
    一、政府部门主体地位缺失第19-21页
        (一)重经济轻环保的行为理念第19-20页
        (二)不出事的基层治理逻辑第20页
        (三)环保职责互相推诿第20-21页
        (四)相关政策缺位与政策执行不严第21页
    二、理性养殖者的环保行为不力第21-22页
        (一)环保认识的错位第21-22页
        (二)经济利益的考量第22页
    三、弱势的村民缺乏环境话语权第22-23页
        (一)村民的能力贫困和权力贫困第22-23页
        (二)熟人社会下的人情文化第23页
        (三)公地悲剧的理论延伸第23页
    四、环保组织的力量难以发挥第23-25页
第三章 案例:新蔡县C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不同利益主体互动问题探究第25-33页
    一、村落背景第25-26页
    二、利益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第26-30页
        (一)村民与养殖者:熟人情景下的反抗与躲避第26-27页
        (二)村民与政府部门:管辖与被管辖的不信任第27-28页
        (三)养殖者与政府部门:监管与被监管下的互惠关系第28-30页
        (四)环保组织与其他利益主体:缺乏互动第30页
    三、利益主体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一)治污职责不明确第30页
        (二)治污职责难履行第30-31页
        (三)利益主体地位不平等第31页
        (四)治污观念有偏差第31-33页
第四章 不同利益主体互动不畅的后果及原因分析第33-39页
    一、不同利益主体互动不畅的后果第33-35页
        (一)政府形象受损第33页
        (二)养殖者利益受损第33-34页
        (三)村民权益受损第34-35页
    二、不同利益主体互动不畅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一)政治层面:制度设计不合理第35-36页
        (二)经济层面: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不均衡第36-37页
        (三)社会层面:主体间力量不对等第37页
        (四)文化层面:义与利、情与理分离第37-39页
第五章 构建良性互动的共同治污模式第39-49页
    一、共同治污的概念和实现第39-40页
    二、共同治污模式的主体构成第40-41页
        (一)政府部门第40页
        (二)养殖者第40-41页
        (三)村民第41页
        (四)环保组织第41页
    三、共同治污模式中各主体的治污职责第41-45页
        (一)政府的治污职责第41-43页
        (二)养殖者的治污职责第43-44页
        (三)村民的治污职责第44页
        (四)环保组织及他人的治污职责第44-45页
    四、共同治污模式的实现机制第45-49页
        (一)民主参与机制第45-46页
        (二)信息共享机制第46页
        (三)利益补偿机制第46-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州工业园区危险废弃物管理与处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体感交互的交通安全教育教学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