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1.2.1 两栖类生境选择研究 | 第11-12页 |
| 1.2.2 湿地评价研究 | 第12-14页 |
| 1.2.3 生物完整性指数研究 | 第14-1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20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页 |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 2.3 封丘县湿地概况 | 第18-20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 3.1 生境影响因子的确定 | 第20页 |
| 3.2 数据采集 | 第20-22页 |
| 3.2.1 池塘变量 | 第20-21页 |
| 3.2.2 景观变量 | 第21-22页 |
| 3.2.3 两栖类调查 | 第22页 |
| 3.3 生境影响因子评价准则 | 第22-26页 |
| 3.4 生境因子综合性评价 | 第26-29页 |
| 3.5 两栖类完整性计算 | 第29-3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54页 |
| 4.1 单因子适宜性评价 | 第30-48页 |
| 4.1.1 池塘尺度因子评价 | 第30-44页 |
| 4.1.2 景观因子评价 | 第44-48页 |
| 4.2 多因子综合性评价 | 第48-49页 |
| 4.3 两栖类生物完整性评价 | 第49-51页 |
| 4.4 两栖类生境多因素适宜性评价的验证 | 第51-54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4-58页 |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 5.1.1 两栖类栖息地适宜性较高 | 第54-55页 |
| 5.1.2 两栖类生物完整性状况良好 | 第55页 |
| 5.1.3 两栖类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良好 | 第55页 |
| 5.2 讨论 | 第55-58页 |
| 5.2.1 两栖类生境评价因子的选择 | 第55-56页 |
| 5.2.2 两栖类保护 | 第56-57页 |
| 5.2.3 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70页 |
| 附录A 样点池塘植物生活型及生态保守系数(CC值) | 第64-68页 |
| 附录B 两栖类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各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