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凿岩、爆破工程论文

施工隧道内部爆破振动效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引言第14-2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1.2.1 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第15-17页
        1.2.2 爆破振动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研究第17-19页
        1.2.3 爆破振动安全判据研究第19-20页
    1.3 研究的内容第20-22页
2 隧道爆破底板振动效应研究第22-46页
    2.1 试验概况第22-26页
        2.1.1 测试场地第22页
        2.1.2 爆破施工参数第22-23页
        2.1.3 爆破振动测试系统第23-25页
        2.1.4 试验方案第25-26页
    2.2 隧道爆破测试数据及典型波形分析第26-30页
        2.2.1 隧道爆破测试数据统计第26-28页
        2.2.2 隧道爆破典型波形分析第28-30页
    2.3 隧道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研究第30-33页
        2.3.1 萨道夫斯基公式的非线性回归方法第30-31页
        2.3.2 掏槽眼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第31-32页
        2.3.3 辅助眼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第32-33页
        2.3.4 周边眼爆破振速衰减规律第33页
    2.4 隧道爆破振动强度分析第33-38页
        2.4.1 振速三分量比较第33-34页
        2.4.2 回归参数及拟合优度第34-36页
        2.4.3 装药量对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第36-37页
        2.4.4 爆心距对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第37-38页
    2.5 隧道爆破振动主频分析第38-43页
        2.5.1 主频衰减特征分析第40-41页
        2.5.2 药量对主频的影响第41-42页
        2.5.3 距离对主频的影响第42-43页
    2.6 本章小结第43-46页
3 隧道爆破拱部振动效应研究第46-70页
    3.1 隧道爆破拱部振动现场监测第46-49页
        3.1.1 试验方案第46-47页
        3.1.2 测试数据统计第47-49页
    3.2 隧道爆破拱部振动衰减规律第49-52页
        3.2.1 拱顶振速衰减规律第49-50页
        3.2.2 拱腰振速衰减规律第50-51页
        3.2.3 边墙振速衰减规律第51-52页
    3.3 隧道爆破拱部振动主频分析第52-56页
        3.3.1 拱部振动主频统计规律第52-54页
        3.3.2 拱部处典型波形主频分析第54-56页
    3.4 隧道爆破拱部振动频带特征分析第56-68页
        3.4.1 爆破地震波频带特征分析方法第56-59页
        3.4.2 药量对爆破地震波频带特征的影响第59-63页
        3.4.3 爆心距对爆破地震波频带特征的影响第63-68页
    3.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4 隧道爆破振动作用下结构能量反应谱研究第70-92页
    4.1 隧道爆破振动信号预处理第70-73页
        4.1.1 加速度信号的推求第70页
        4.1.2 加速度信号的去噪第70-72页
        4.1.3 爆破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选取第72-73页
    4.2 隧道爆破振动特性对输入能量谱影响第73-80页
        4.2.1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对输入能量谱的影响第75-76页
        4.2.2 爆破振动主频对输入能量谱的影响第76-78页
        4.2.3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对输入能量谱的影响第78页
        4.2.4 结构阻尼比对输入能量谱的影响第78-79页
        4.2.5 结构固有周期对输入能量的影响第79-80页
    4.3 隧道爆破振动特性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0-84页
        4.3.1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2-83页
        4.3.2 爆破振动主频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3页
        4.3.3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3-84页
    4.4 结构参数及恢复力模型参数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4-87页
        4.4.1 结构的阻尼比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4-85页
        4.4.2 结构的自振周期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5-86页
        4.4.3 恢复力模型参数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6-87页
    4.5 不同条件下隧道爆破地震波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7-90页
        4.5.1 段药量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7-88页
        4.5.2 爆心距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8-89页
        4.5.3 微差间隔时间对滞回耗能谱的影响第89-90页
    4.6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隧道爆破振动危害的评价及控制第92-106页
    5.1 基于输入-滞回能量的爆破振动危害评价第92-93页
        5.1.1 瞬时输入能量第92-93页
        5.1.2 爆破振动危害评价的方法第93页
    5.2 隧道爆破振动危害评价指标的应用第93-98页
    5.3 降振微差间隔时间的选取第98-104页
        5.3.1 单孔试验方案第98-99页
        5.3.2 计算流程第99-100页
        5.3.3 模型的验证第100-101页
        5.3.4 微差时间的选取第101-104页
    5.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6-110页
    6.1 结论第106-107页
    6.2 创新点第107页
    6.3 展望第107-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作者简介第12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2页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研究
下一篇:京津冀区域环境风险分析与协同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