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一、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的理论需求 | 第12页 |
二、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的实践需求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简要评析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简要评析 | 第15-16页 |
第四节 本文逻辑思路、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逻辑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五节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理论框架 | 第18-30页 |
第一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定义 | 第18-23页 |
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概念综述 | 第18页 |
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起源 | 第18-19页 |
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类别综述 | 第19-21页 |
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营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特性综述 | 第23-25页 |
一、产品收益特性 | 第23-24页 |
二、产品风险特性 | 第24-25页 |
三、产品保值特性 | 第25页 |
第三节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理论补充 | 第25-30页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第26-27页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境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变迁、经验介绍 | 第30-39页 |
第一节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变迁 | 第30-33页 |
一、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税收政策演变 | 第30-31页 |
二、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律制度变迁 | 第31-32页 |
三、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营结构安排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演变 | 第33-36页 |
一、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概况 | 第33页 |
二、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结构特性 | 第33-36页 |
第三节 各国(地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制度差异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境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制度需求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信托市场的发展演变 | 第39-42页 |
一、“一法两规”颁布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 第39-40页 |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出台后房地产信托的发展 | 第40页 |
三、2006 年宏观调控后房地产信托的发展 | 第40页 |
四、2007 年银监会新规后房地产信托的发展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发行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制度需求 | 第42-50页 |
一、房地产业融资需求 | 第42-44页 |
二、房地产市场长久发展的内生性需求 | 第44-45页 |
三、大众投资者投资需求 | 第45-47页 |
四、机构投资者投资需求 | 第47-48页 |
五、商业地产运营模式变革需求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模式选择与运行机制设计 | 第50-64页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可行性模式分析 | 第50-56页 |
一、信托计划模式 | 第50-51页 |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模式 | 第51-52页 |
三、封闭式契约型产业基金模式 | 第52-53页 |
四、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最优模式选择 | 第53-56页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行机制设计 | 第56-62页 |
一、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行机制选择 | 第56-58页 |
二、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REITs)组织体系安排 | 第58-59页 |
三、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REITs)运作流程安排 | 第59-62页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REITs)监管制度选择 | 第62页 |
第四节 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REITs)终止制度设计 | 第62-64页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C-REITs)的制度完善 | 第64-70页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制度障碍 | 第64-66页 |
一、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法律障碍 | 第64-65页 |
二、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税收法规制度障碍 | 第65页 |
三、中国金融业的体制缺陷 | 第65-66页 |
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运作道德规范缺陷 | 第66页 |
五、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人才缺陷 | 第66页 |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制度完善 | 第66-70页 |
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律制度框架的完善 | 第66-67页 |
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税收制度的完善 | 第67-68页 |
三、房地产信托产品二级市场的完善 | 第68页 |
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外部监管机制的完善 | 第68-69页 |
五、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