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3-14页 |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廉洁纪律概述 | 第17-33页 |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纪律的基本内涵 | 第17-21页 |
(一)党的纪律和党的廉洁纪律 | 第17-20页 |
(二)党的廉洁纪律的主要特点 | 第20-21页 |
二、党的廉洁纪律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21-24页 |
(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廉洁纪律建设的思想 | 第24-28页 |
(三)当代社会主义政党关于廉洁纪律建设的启示 | 第28-29页 |
三、推进党的廉洁纪律建设的意义 | 第29-33页 |
(一)廉洁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优良历史传统 | 第30页 |
(二)廉洁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性要求 | 第30-31页 |
(三)廉洁纪律建设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 | 第31页 |
(四)廉洁纪律建设是重构政治生态的战略性举措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廉洁纪律建设的主要举措 | 第33-47页 |
一、廉洁纪律的思想建设:提高思想认识与增强纪律教育并举 | 第33-35页 |
(一)提高对党的廉洁纪律的思想认识 | 第33-34页 |
(二)积极开展廉洁纪律教育活动 | 第34-35页 |
二、廉洁纪律的制度建设:正面立德与反面立规相结合 | 第35-41页 |
(一)正面立德:《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 第35-38页 |
(二)反面立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第38-41页 |
三、廉洁纪律的实践建设: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 第41-47页 |
(一)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 | 第41-43页 |
(二)坚持查办案件、提名和考察中的“两个为主” | 第43-44页 |
(三)派驻和巡视实现“两个全覆盖” | 第44-45页 |
(四)实践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党的廉洁纪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47-57页 |
一、观念上:廉洁文化不够深厚和纪律教育程度不够高 | 第47-49页 |
(一)廉洁文化不够深厚 | 第48页 |
(二)廉洁纪律教育程度还不够高 | 第48-49页 |
二、制度上:廉洁纪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备 | 第49-51页 |
(一)廉洁纪律体系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程度有待提高 | 第50-51页 |
(二)廉洁纪律体系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终极版 | 第51页 |
三、实践中:纪律监督和执纪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51-53页 |
(一)纪律监督的有效性有待提升 | 第52页 |
(二)廉洁纪律执行的刚性不足 | 第52-53页 |
四、环境上:党的建设面临的内外部情形发生变化 | 第53-57页 |
(一)世界经济、政治迅猛发展,各种文化意识形态斗争激烈 | 第54-55页 |
(二)国内某些领域问题依旧突出,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 第55-56页 |
(三)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新时期继续推进党的廉洁纪律建设的途径探究 | 第57-69页 |
一、加强党的廉洁纪律教育 | 第57-60页 |
(一)重视廉洁纪律教育的意义 | 第57-58页 |
(二)丰富廉洁纪律教育的内容 | 第58-59页 |
(三)创新廉洁纪律教育的方法 | 第59-60页 |
二、完善廉洁纪律体系 | 第60-62页 |
(一)廉洁纪律体系建设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 第60-61页 |
(二)提高廉洁纪律体系的科学化水平 | 第61-62页 |
(三)促进廉洁纪律体系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 第62页 |
三、严肃执行党的廉洁纪律 | 第62-65页 |
(一)遵守党的廉洁纪律是无条件的 | 第63-64页 |
(二)坚持廉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 第64页 |
(三)必须强化廉洁纪律的执行力度 | 第64-65页 |
四、强化党的纪律监督检查 | 第65-69页 |
(一)深化“两个责任”,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 第66页 |
(二)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 第66-67页 |
(三)在纪检实践中适应新情况,探索新规律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