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社会化媒体的研究第12-15页
        1.2.2 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5-16页
        1.2.3 研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9-21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21-33页
    2.1 社会化媒体第21-24页
        2.1.1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第21-22页
        2.1.2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第22-23页
        2.1.3 社会化媒体的分类第23-24页
    2.2 社会化媒体的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第24-25页
    2.3 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的概念和特征第25-27页
    2.4 理论基础第27-33页
        2.4.1 双路径模型第27-28页
        2.4.2 把关人理论第28-29页
        2.4.3 技术可用特性及MAIN模型第29-30页
        2.4.4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30-31页
        2.4.5 信息生态链第31-33页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第33-39页
    3.1 研究假设第33-38页
        3.1.1 信息源可靠性第33-34页
        3.1.2 平台的技术第34-35页
        3.1.3 政府监管第35-36页
        3.1.4 受众的信息素养第36-38页
    3.2 研究模型第38-39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39-49页
    4.1 问卷设计第39-40页
        4.1.1 问卷设计过程第39页
        4.1.2 问卷设计的内容第39-40页
    4.2 变量测度第40-42页
        4.2.1 信息源可靠性第40页
        4.2.2 平台的技术第40-41页
        4.2.3 政府监管第41页
        4.2.4 受众的信息素养第41-42页
        4.2.5 信息质量第42页
    4.3 问卷前测第42-47页
        4.3.1 前测问卷回收第42页
        4.3.2 前测数据分析第42-47页
    4.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第47-49页
        4.4.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第47页
        4.4.2 样本的特征描述第47-49页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第49-62页
    5.1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第49-52页
        5.1.1 信度分析第49-50页
        5.1.2 效度分析第50-52页
    5.2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52-57页
        5.2.1 假设检验分析第52-55页
        5.2.2 模型修正第55-57页
    5.3 中介作用分析第57-59页
    5.4 结果讨论第59-62页
第六章 社会化媒体的信息质量提升策略第62-66页
    6.1 针对信息源可靠性的策略第62-63页
    6.2 针对受众的信息素养的策略第63页
    6.3 针对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策略第63-64页
    6.4 针对政府的策略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7.1 研究结论第66页
    7.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附录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语境下电视综艺节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T节目为例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有声读物创新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