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系统论文

低浓度溶液除湿热泵驱动空调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1 碳排放量和建筑能耗第12页
        1.1.2 传统空调系统的不足第12-13页
    1.2 溶液除湿技术的研究第13-18页
        1.2.1 溶液除湿剂的研究第13-14页
        1.2.2 除湿器的研究第14-16页
        1.2.3 再生器的研究第16-18页
    1.3 基于溶液除湿技术的复合式空调技术的研究第18-20页
        1.3.1 冷热源直接驱动复合式空调系统第18-19页
        1.3.2 太阳能驱动复合式空调系统第19页
        1.3.3 热泵驱动复合式空调系统第19-20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溶液除湿热泵驱动空调系统实验平台介绍第22-30页
    2.1 系统概述第22-23页
        2.1.1 系统结构简介第22页
        2.1.2 系统工作流程简介第22-23页
    2.2 系统主要部件第23-27页
        2.2.1 除湿器/再生器第24-25页
        2.2.2 流体输配系统第25页
        2.2.3 热泵系统第25-27页
    2.3 数据测试和采集设备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低温低浓度溶液除湿性能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第30-53页
    3.1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30-32页
        3.1.1 实验目的第30页
        3.1.2 实验方案第30页
        3.1.3 实验步骤第30页
        3.1.4 实验参数调节第30-31页
        3.1.5 实验工况第31页
        3.1.6 除湿器能量平衡实验研究第31-32页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2-38页
        3.2.1 空气物性参数数学模型第32-33页
        3.2.2 LiCl溶液物性参数数学模型第33-36页
        3.2.3 空气和溶液热质交换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3.3 耦合传热传质系数的研究第38-41页
        3.3.1 对数平均温差第39页
        3.3.2 对数平均焓差法第39-40页
        3.3.3 优化后的计算方法第40页
        3.3.4 耦合传热传质系数实验关系式第40-41页
    3.4 数学模型和传热传质系数实验关系式的验证第41-42页
    3.5 低温低浓度溶液除湿性能研究第42-52页
        3.5.1 溶液除湿性能评价指标第42-43页
        3.5.2 空气进口流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3.5.3 空气进口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3.5.4 空气进口含湿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46-48页
        3.5.5 溶液进口流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3.5.6 溶液进口温度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3.5.7 溶液进口流量对除湿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冷凝热利用低浓度溶液再生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第53-66页
    4.1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53-54页
        4.1.1 实验目的第53页
        4.1.2 实验方案第53页
        4.1.3 实验工况第53页
        4.1.4 再生器能量平衡实验研究第53-54页
    4.2 耦合传热传质系数实验关系式第54-55页
    4.3 数学模型和传热传质系数关系式的验证第55-56页
    4.4 冷凝热利用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研究第56-63页
        4.4.1 除湿溶液再生性能评价指标第56-57页
        4.4.2 空气进口流量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4.4.3 空气进口温度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4.4 空气进口含湿量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4.4.5 溶液进口流量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4.6 溶液进口温度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4.4.7 溶液进口浓度对低浓度溶液再生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4.5 冷凝热再生利用率第63-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66-78页
    5.1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66页
        5.1.1 实验目的第66页
        5.1.2 实验方案第66页
    5.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66-67页
    5.3 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67-76页
        5.3.1 除湿器空气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7-69页
        5.3.2 除湿器溶液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5.3.3 再生器空气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5.3.4 再生器溶液进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5.3.5 级间溶液循环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3-75页
        5.3.6 溶液初始浓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6.1 总结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28-1937年南京市平民住宅研究
下一篇:基于原位电阻率的膨胀土工程性能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