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 ·群体与群体行为 | 第12-13页 |
| ·网络行为 | 第13页 |
| ·网络信息行为 | 第13-14页 |
| ·网络群体信息行为概念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7-20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群体行为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论文内容 | 第20-2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2-35页 |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 | 第22-23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 | 第23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的演变过程 | 第23-24页 |
| ·群体行为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 ·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24-25页 |
| ·群体压力 | 第25页 |
| ·从众行为 | 第25-26页 |
| ·群体的心理效应及行为倾向 | 第26-27页 |
|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 ·信息运动的基本规律 | 第27页 |
| ·信息行为基本模型 | 第27-30页 |
| ·网络传播相关理论 | 第30-35页 |
|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 第30-31页 |
| ·网络传播模式 | 第31页 |
| ·网络传播的主要渠道 | 第31-35页 |
| 第三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表现与特征分析 | 第35-50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信息需求及其群体信息行为表现 | 第35-45页 |
| ·总体信息需求及满足需求的群体信息行为表现 | 第36-40页 |
| ·个人信息需求及满足需求的群体信息行为表现 | 第40-41页 |
| ·运用信息需求及满足需求的群体信息行为表现 | 第41-45页 |
|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特征 | 第45-50页 |
| ·网络群体信息行为自由、公开、平等 | 第45-46页 |
| ·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互动即时性 | 第46-47页 |
| ·理性与非理性交织 | 第47-48页 |
| ·意见领袖的作用突出 | 第48页 |
| ·群体极化现象较明显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机理分析 | 第50-71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产生与演变 | 第50-54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产生 | 第51-52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过程 | 第52-53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演变 | 第53-54页 |
|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54-71页 |
| ·外部环境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 | 第55-56页 |
| ·心理作用力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 | 第56-60页 |
| ·噪音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 | 第60-65页 |
| ·价值取向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影响 | 第65-71页 |
| 第五章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群体信息行为的政府引导对策 | 第71-81页 |
|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考虑 | 第71-77页 |
| ·健全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机制 | 第71-72页 |
|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 第72-73页 |
| ·加强互联网络的法律监管 | 第73-74页 |
| ·加强与信息机构的密切合作 | 第74-77页 |
| ·从媒体的角度来考虑 | 第77-79页 |
| ·加强媒体的舆论引导 | 第77-78页 |
| ·充分发挥媒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 | 第78-79页 |
| ·从网民的角度来考虑 | 第79-81页 |
| ·加强网民媒介素养,培养良好价值取向 | 第79-80页 |
|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形成信息行为的自律 | 第80-81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1-84页 |
| ·本文结论 | 第81-82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2-84页 |
| ·研究不足 | 第82-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