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梁式桥论文

梁式桥支座更换位移误差控制指标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1.1.1 橡胶支座的使用第11页
        1.1.2 典型支座病害第11-13页
        1.1.3 同步顶升技术第13-14页
        1.1.4 控制指标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8-19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位移控制指标研究第21-33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梁式桥的结构特点第21-22页
    2.3 顶升位移分析理论第22-27页
        2.3.1 解析法第22页
        2.3.2 有限元法第22-27页
    2.4 梁体顶升总位移量第27-28页
    2.5 顶升不同步位移误差第28-30页
        2.5.1 薄弱位置的确定第29-30页
        2.5.2 控制指标的选取第30页
    2.6 落梁标高误差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常见梁式桥顶升过程有限元分析第33-61页
    3.1 概述第33页
    3.2 空心板梁桥第33-44页
        3.2.1 结构特点第33-34页
        3.2.2 模型建立第34-35页
        3.2.3 顶升总位移量第35-38页
        3.2.4 顶升不同步位移误差分析第38-41页
        3.2.5 落梁误差分析第41-44页
        3.2.6 结果分析第44页
    3.3 T梁桥第44-50页
        3.3.1 结构特点第44页
        3.3.2 模型建立第44-45页
        3.3.3 顶升总位移量第45-47页
        3.3.4 顶升不同步位移误差分析第47-49页
        3.3.5 落梁误差分析第49-50页
        3.3.6 结果分析第50页
    3.4 组合小箱梁桥第50-56页
        3.4.1 结构特点第50-51页
        3.4.2 模型建立第51页
        3.4.3 顶升总位移量第51-53页
        3.4.4 顶升不同步位移误差分析第53-54页
        3.4.5 落梁误差分析第54-56页
        3.4.6 结果分析第56页
    3.5 连续箱梁桥第56-58页
        3.5.1 结构特点第56页
        3.5.2 模型建立第56-57页
        3.5.3 顶升总位移量第57页
        3.5.4 顶升不同步位移误差分析第57-58页
        3.5.5 落梁误差分析第58页
        3.5.6 结果分析第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控制指标的修正方法第61-69页
    4.1 概述第61页
    4.2 参数误差识别第61-62页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62-66页
        4.3.1 混凝土收缩徐变第62-64页
        4.3.2 结构自重误差第64页
        4.3.3 结构刚度误差第64-65页
        4.3.4 温度效应第65-66页
    4.4 指标修正方法第66-67页
        4.4.1 参数修正第66-67页
        4.4.2 安全系数修正第67页
        4.4.3 控制指标修正步骤第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顶升位移控制指标的监控技术第69-87页
    5.1 概述第69页
    5.2 顶升施工工序第69-71页
    5.3 施工监控内容第71-73页
        5.3.1 顶升力监控第71-72页
        5.3.2 位移监控第72页
        5.3.3 应力应变监控第72-73页
        5.3.4 裂缝观测第73页
    5.4 工程案例第73-85页
        5.4.1 桥梁概况第73-75页
        5.4.2 理论计算第75-76页
        5.4.3 监控数据分析第76-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命案侦查取证中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健康监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安全预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