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结构稳定性及对抗蚀性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2页
        1.2.1 土壤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第13-19页
        1.2.2 土壤抗蚀性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1 研究目的第22页
        1.3.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4-25页
    2.2 指标测定与方法第25-27页
        2.2.1 指标测定第25-26页
        2.2.2 土壤抗蚀性测定第26-27页
    2.3 数据处理第27-29页
        2.3.1 团聚体分形维数第27页
        2.3.2 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第27-29页
第三章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结构第29-53页
    3.1 土壤基本指标第29-33页
        3.1.1 土壤容重第29-30页
        3.1.2 土壤三相比第30-31页
        3.1.3 土壤粘粒含量第31-33页
    3.2 土壤团聚体类指标第33-40页
        3.2.1 团聚体分布特征第33-34页
        3.2.2 水稳定性团聚体第34-35页
        3.2.3 团聚体结构破坏率第35-37页
        3.2.4 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第37-38页
        3.2.5 团聚体分形维数第38-40页
    3.3 土壤力学指标第40-44页
        3.3.1 土壤抗剪强度第40-41页
        3.3.2 土壤紧实度第41-44页
    3.4 土壤化学指标第44-46页
        3.4.1 土壤pH第44-45页
        3.4.2 土壤有机质第45-46页
    3.5 土壤生物指标第46-51页
        3.5.1 根系平均直径第47-48页
        3.5.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第48-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第53-63页
    4.1 土壤结构稳定性主成分分析第53-57页
        4.1.1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主成分筛选第53-57页
        4.1.2 综合主成分模型第57页
    4.2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第57-60页
        4.2.1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指数第57-58页
        4.2.2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的产量检验第58-59页
        4.2.3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评级第59-60页
    4.3 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量化第60-61页
        4.3.1 各因子的筛选及区间值第60-61页
        4.3.2 稳定性耕层因子区间值界定第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对抗蚀性影响第63-70页
    5.1 土壤抗蚀性特征第63-67页
        5.1.1 土壤团聚体崩解速率第63-65页
        5.1.2 土壤抗冲性指数第65-66页
        5.1.3 土壤抗蚀指标间的回归分析第66-67页
    5.2 土壤结构稳定性与抗蚀性分析第67-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0-73页
    6.1 主要结论第70-72页
        6.1.1 紫色土坡耕地土壤结构特征第70-71页
        6.1.2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评价第71页
        6.1.3 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对抗蚀性影响第71-72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72页
    6.3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参与科研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绩效评估研究
下一篇: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