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方法 | 第15-24页 |
2.1 软件行业特性和经济理论研究 | 第15-18页 |
2.1.1 软件行业特性文献综述 | 第15页 |
2.1.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第15-16页 |
2.1.3 网络经济 | 第16-18页 |
2.2 企业战略和价值创造体系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2.2.1 企业战略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第19-20页 |
2.2.3 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2.2.4 价值链 | 第23页 |
2.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23-24页 |
第3章 软件行业和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第24-35页 |
3.1 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情况 | 第24-27页 |
3.1.1 软件企业分类 | 第24页 |
3.1.2 软件分类 | 第24-25页 |
3.1.3 SaaS服务 | 第25页 |
3.1.4 软件行业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3.2 我国软件行业现状 | 第27-30页 |
3.2.1 软件行业的市场营收状况 | 第27-28页 |
3.2.2 软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28-30页 |
3.2.3 软件行业存在问题 | 第30页 |
3.3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 | 第30-35页 |
3.3.1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宏观环境 | 第30-31页 |
3.3.2 软件企业的价值链 | 第31-32页 |
3.3.3 软件企业业务活动 | 第32页 |
3.3.4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类别 | 第32-34页 |
3.3.5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优先级判定思路 | 第34-35页 |
第4章 用友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 第35-51页 |
4.1 用友访谈过程 | 第35-36页 |
4.2 用友战略思路发展历程 | 第36-37页 |
4.3 用友价值创造体系各要素变化情况 | 第37-46页 |
4.3.1 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 | 第37-38页 |
4.3.2 财务营收 | 第38-39页 |
4.3.3 人力资源 | 第39-40页 |
4.3.4 营销服务 | 第40-41页 |
4.3.5 销售渠道 | 第41-42页 |
4.3.6 技术研发 | 第42页 |
4.3.7 产品类别 | 第42-44页 |
4.3.8 客户和市场 | 第44-45页 |
4.3.9 融资收购 | 第45-46页 |
4.4 用友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的作用 | 第46-51页 |
4.4.1 各要素不同时期的优先级 | 第46-48页 |
4.4.2 各要素对用友经济特性的作用 | 第48-50页 |
4.4.3 各要素对用友价值创造的作用 | 第50-51页 |
第5章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第51-57页 |
5.1 软件企业价值创造体系要素行业特征 | 第51-54页 |
5.2 价值创造体系构成要素作用下的经济特性 | 第54-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7页 |
6.2 研究建议 | 第57-58页 |
6.3 不足之处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