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共同危险行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共同危险行为的制度起源及发展第10-16页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第10-12页
        (一) 共同危险行为的概念第10-11页
        (二) 共同危险行为的特征第11-12页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制度起源及其争议第12-13页
        (一) 罗马法解决"咖害人不明"问题的方式第12页
        (二) 德国法上的共同危险行为第12页
        (三) 共同危险行为制度起源辨析第12-13页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发展第13-16页
        (一) 在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3-14页
        (二) 英美判例中对共同危险行为的确认第14页
        (三) 我国的共同危险行为立法第14-16页
第二部分 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原则第16-20页
    一、归责原则概述第16-17页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原则第17-20页
        (一) 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原则的几种观点第17-19页
        (二) 对上述观点的分析第19-20页
        (三) 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第20页
第三部分 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第20-34页
    一、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概述第20-22页
        (一) 有关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几种观点第20-21页
        (二) 对以上观点的分析第21-22页
    二、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要件第22-34页
        (一) 数人实施了具有共同危险性的行为第22-26页
        (二) 共同危险行为造成了损害第26-28页
        (三) 共同危险行为的主观要件第28-31页
        (四) 因果关系要件第31-33页
        (五) 加害人不明第33-34页
第四部分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第34-42页
    一、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基础第35-37页
        (一) 有关归责基础的争议第35-36页
        (二) 归责基础分析第36-37页
    二、共同危险行为责任的两重性:外部的连带责任和内部的责任分担第37-39页
        (一) 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受害人的连带责任第37页
        (二) 共同危险行为连带责任的性质第37-38页
        (三) 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分担第38-39页
    三、抗辩与免责第39-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债权人代位权制度
下一篇:Mg-N-H储氢材料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