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文献回顾 | 第15-25页 |
第一部分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相关疾病患病率调查 | 第25-42页 |
1 材料 | 第25-26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25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25-26页 |
2 方法 | 第26-28页 |
2.1 测量内容、实验室标本检测指标和病历查阅内容 | 第26页 |
2.2 测量方法及标本采集方法 | 第26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26-27页 |
2.4 诊断标准及判断依据 | 第27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39页 |
3.1 PCI组与非PCI组性别、年龄分布 | 第28-29页 |
3.2 PCI组植入支架数量统计 | 第29页 |
3.3 PCI组与非PCI组体重及BMI统计结果 | 第29-32页 |
3.4 PCI组与非PCI组高血压统计结果 | 第32-33页 |
3.5 PCI组与非PCI组血脂异常及血脂调控达标统计结果 | 第33-37页 |
3.6 PCI组与非PCI组糖尿病患病率统计结果 | 第37-38页 |
3.7 PCI组与非PCI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统计结果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二部分 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患病因素分析 | 第42-57页 |
1 材料 | 第42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42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42页 |
1.3 排除标准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6页 |
2.1 调查表的设计、填写、回收、变量及赋值 | 第42-43页 |
2.2 测量指标、实验室标本检测指标、病历查阅内容与方法 | 第43-45页 |
2.3 诊断标准及判断依据 | 第45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45-46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46页 |
3 结果 | 第46-54页 |
3.1 PCI组相较非PCI组相关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3.2 男性PCI组相较非PCI组相关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3.3 女性PCI组相较非PCI组相关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三部分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 第57-64页 |
1 冠心病的有效预防 | 第57-59页 |
1.1 加强居民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教育 | 第57-58页 |
1.2 建立冠心病的有效筛选网络 | 第58-59页 |
2 住院患者的分类分层管理 | 第59-61页 |
2.1 病情评估 | 第59-60页 |
2.2 危险评分与分层 | 第60页 |
2.3 针对性管理 | 第60-61页 |
3 PCI术后的随访与管理 | 第61-64页 |
3.1 建立有效的随访机制 | 第61-62页 |
3.2 建立多种有效的随访形式和手段 | 第62页 |
3.3 PCI术后出院后的管理 | 第62-63页 |
3.4 充分利用随访数据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