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6-7页 |
1 外资银行的监管理论 | 第7-16页 |
1.1 竞争理论 | 第7-11页 |
1.1.1 当代竞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7-9页 |
1.1.2 经济全球化下竞争观念的转变 | 第9-11页 |
1.2 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11-16页 |
1.2.1 金融自由化理论 | 第12-15页 |
1.2.2 金融深化理论 | 第15-16页 |
2 中国金融深化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16-30页 |
2.1 中国金融深化问题的现状--银行业开放基础条件 | 第16-19页 |
2.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深化的问题和成因 | 第17-18页 |
2.1.2 中国金融继续深化的途径和步骤 | 第18-19页 |
2.2 外资银行的基本现状 | 第19-20页 |
2.3 中国内外资银行的竞争状况 | 第20-28页 |
2.3.1 中国内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 第21-22页 |
2.3.2 中国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 第22-24页 |
2.3.3 中国内外资银行竞争力的指标分析 | 第24-28页 |
2.4 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现状 | 第28-30页 |
2.4.1 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机构和政策 | 第28页 |
2.4.2 入世前对外资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 WTO与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 | 第30-35页 |
3.1 GATT和WTO:从贸易自由化到金融自由化 | 第30-31页 |
3.1.1 GATT(关贸总协定) | 第30-31页 |
3.1.2 WTO(世界贸易组织) | 第31页 |
3.2 加入WTO对银行服务贸易开放的要求 | 第31-34页 |
3.2.1 银行业开放的一般条件分析 | 第32-33页 |
3.2.2 我国银行业开放时间表 | 第33-34页 |
3.3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经营的变化及其对监管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对策 | 第35-45页 |
4.1 各国开放金融市场的国际惯例或经验 | 第35-38页 |
4.1.1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动因或目的 | 第35-36页 |
4.1.2 对外资银行监管与一般商业银行监管的区别 | 第36页 |
4.1.3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4.1.4 现代外资银行监管理论评价 | 第37-38页 |
4.1.5 对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及其趋势分析 | 第38页 |
4.2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目标、原则及策略 | 第38-45页 |
4.2.1 把国内金融安全和控制资本流动确立为短期目标 | 第38-39页 |
4.2.2 从进入管制转移到经营管制 | 第39-41页 |
4.2.3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审慎监管 | 第41-42页 |
4.2.4 监管制度透明化和法制化建设 | 第42-43页 |
4.2.5 自律监管和国际协调性监管 | 第43页 |
4.2.6 逐步把外资银行纳入公开市场业务体系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