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直齿轮瞬态三维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及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第8-9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弹流润滑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针对直齿轮的弹流润滑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光滑表面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第15-31页
    2.1 引言第15-16页
    2.2 理论及模型第16-18页
    2.3 计算流程图及计算方法第18-21页
        2.3.1 计算流程图第18-20页
        2.3.2 计算方法第20-21页
    2.4 范例及结果分析第21-24页
        2.4.1 基本参数第21-22页
        2.4.2 结果第22-24页
    2.5 速度、载荷对压力、膜厚影响第24-29页
        2.5.1 同一速度下不同载荷对压力及膜厚的影响第24-26页
        2.5.2 同一载荷下,不同卷吸速度对压力及膜厚的影响第26-28页
        2.5.3 中心膜厚、最小膜厚和摩擦系数随载荷、速度的变化规律第28-29页
    2.6 小结第29-31页
3 三维线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研究第31-53页
    3.1 引言第31-32页
    3.2 理论及模型第32-38页
        3.2.1 Hertz 接触理论第32-33页
        3.2.2 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方程及无量纲方法第33-36页
        3.2.3 计算流程第36页
        3.2.4 计算方法第36-38页
    3.3 分析及结果第38-51页
        3.3.1 参数设置第38页
        3.3.2 运动方向求解域和网格数目对结果的影响第38-40页
        3.3.3 光滑表面线接触弹流润滑结果第40-42页
        3.3.4 速度对压力和膜厚的影响第42-43页
        3.3.5 不同模型所得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比较第43-45页
        3.3.6 正弦表面接触下线接触弹流润滑的结果示例第45-47页
        3.3.7 真实工程表面接触下线接触弹流润滑结果展示第47-50页
        3.3.8 粗糙度方向对平均油膜厚度的影响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3页
4 三维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在直齿轮中的应用研究第53-73页
    4.1 引言第53-54页
    4.2 理论及模型第54-58页
        4.2.1 齿轮模型第54-57页
        4.2.2 直齿轮的三维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第57-58页
    4.3 计算方法及计算流程图第58-59页
    4.4 结果及讨论第59-72页
        4.4.1 基于齿轮模型的基本结果第59-62页
        4.4.2 模型验证第62-65页
        4.4.3 基于当前模型的结果第65-68页
        4.4.4 小轮转速及扭矩的影响第68-69页
        4.4.5 粗糙表面接触下的结果第69-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5.1 结论第73-74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74页
    5.3 后续工作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附录第83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基于信息融合的改进单元损伤变量识别梁式结构的损伤
下一篇:The Validity Study of Cloze Tests in Chinese 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