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9-11页 |
| 2 食品安全的基本问题 | 第11-18页 |
| 2.1 食品安全和相关概念分析 | 第11-13页 |
| 2.1.1 食品安全的概述 | 第11-12页 |
| 2.1.2 食品安全犯罪的概述 | 第12-13页 |
| 2.2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13-18页 |
| 2.2.1 食品安全形势复杂,影响公众健康 | 第13-15页 |
| 2.2.2 食品安全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 | 第15页 |
| 2.2.3 食品企业本身特点决定了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 2.2.4 刑法制裁的严厉性及最后保障功能 | 第16-18页 |
| 3 我国食品安全刑法保护沿革和现状 | 第18-25页 |
| 3.1 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沿革 | 第18-20页 |
| 3.2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 第20-22页 |
| 3.2.1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刑法规定 | 第20-21页 |
| 3.2.2 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刑法规定 | 第21-22页 |
| 3.3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司法实践 | 第22-25页 |
| 4 对食品安全犯罪立法的反思 | 第25-30页 |
| 4.1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基本理念的调整 | 第25-26页 |
| 4.1.1 坚持风险预防的理念 | 第25-26页 |
| 4.1.2 坚持全面预防的理念 | 第26页 |
| 4.1.3 在风险预防中实现公共政策与刑事责任基本原则的统一 | 第26页 |
| 4.2 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不足 | 第26-30页 |
| 4.2.1 主观罪过形式单一 | 第26-28页 |
| 4.2.2 犯罪客体的错位 | 第28-30页 |
| 5 法律保护的对策分析 | 第30-36页 |
| 5.1 调整《刑法》章节设计 | 第30页 |
| 5.2 强化食品安全刑事司法 | 第30-31页 |
| 5.3 适当引入严格责任 | 第31-32页 |
| 5.4 刑罚设置的修订 | 第32-34页 |
| 5.4.1 罚金刑的修订 | 第32-34页 |
| 5.4.2 设立资格刑 | 第34页 |
| 5.5 改变现行刑事立法模式 | 第34-36页 |
| 6 结语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