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有资产退出的必要性 | 第6-10页 |
1 宏观上看,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要求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 第6-7页 |
2 微观上看,国有资产效率低下要求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 第7-10页 |
二、 国有资产的现状及退出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7页 |
1 国有资产分布和经营现状 | 第10页 |
2 国有资产退出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 第10-17页 |
(1)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第10-13页 |
(2) 职工问题 | 第13-15页 |
(3) 债务问题 | 第15-16页 |
(4) 承接方融资问题 | 第16-17页 |
三、 国有资产退出操作模式 | 第17-27页 |
(一) 国有股权转让 | 第17-24页 |
1 职工持股 | 第17-20页 |
2 管理层收购 | 第20-23页 |
3 转让给外部投资者 | 第23-24页 |
(二) 国有资产实物形态转让 | 第24-27页 |
1 不良资产剥离 | 第24-26页 |
2 政策性破产 | 第26-27页 |
四、 完善国有资产退出的制度环境 | 第27-35页 |
1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 第27-28页 |
2 建立完善的出资人制度 | 第28-30页 |
3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善产权交易市场 | 第30-31页 |
4 改革国有职工身份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1-33页 |
5 相关法规的修订完善 | 第33-35页 |
注释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中文摘要 | 第39-44页 |
Abstract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