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信托论文

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内容安排第8-10页
第二章 融资租赁的经营模式第10-14页
    2.1 融资租赁的定义第10页
    2.2 融资租赁的主要模式第10-12页
    2.3 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第12-14页
第三章 融资租赁的风险分析第14-20页
    3.1 按来源划分的风险分析第14-16页
        3.1.1 宏观风险第14-15页
        3.1.2 中观风险第15-16页
        3.1.3 微观风险第16页
    3.2 按性质划分的风险分析第16-18页
        3.2.1 操作风险第17-18页
        3.2.2 信用风险第18页
        3.2.3 市场风险第18页
    3.3 小结第18-20页
第四章 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产生机理第20-26页
    4.1 信息的可获得性第20-22页
    4.2 业务本质的特殊性第22-23页
    4.3 行业发展的成熟度第23-24页
    4.4 小结第24-26页
第五章 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第26-32页
    5.1 从承租人意愿角度的识别第26-28页
    5.2 从承租人能力角度的识别第28-31页
    5.3 小结第31-32页
第六章 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第32-45页
    6.1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比较和适用性探讨第32-36页
    6.2 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第36-44页
        6.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第36-41页
        6.2.2 基于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第41-44页
    6.3 小结第44-45页
第七章 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45-59页
    7.1 我国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第45-46页
    7.2 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建议第46-58页
        7.2.1 租前阶段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第46-51页
        7.2.2 租中阶段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第51-56页
        7.2.3 租后阶段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第56-58页
    7.3 小结第58-59页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8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同代理理论的产学研合作研究
下一篇:二元组织创新破解“亚历山大困境”--基于颠覆性创新视角